《軍情站》槍林彈雨中想活命,全靠....
身中數槍的米勒連長、在德國坦克步步逼進下只能絕望的一發一發扣擊手槍板機,突然間坦克爆裂,轟炸機翩然飛過,援軍趕到大喊:「救護兵!救護兵!」。這是電影「搶救雷恩大兵」最令人感到希望的一幕,看到「救護兵」彷彿看到活命的守護神。
戰傷救護 戰場上最大的後盾
戰場上可不比生存遊戲,中彈了可以直接下場,傷兵如何脫離戰場,這是需要專業的戰鬥醫療訓練和團隊。戰鬥醫療可分為預防醫學、臨床醫療和衛勤作業,其中,屬於衛勤作業的「戰傷救護」是戰鬥人員最大的後盾。戰傷救護和一般急救傷患的急救步驟基本上相同,但因為醫療行為必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技術員新增「敵火下的作業」項目,讓戰場上可以保護自己,也保護受傷同伴。
8分鐘 護傷兵的下半生
戰場上講究快、狠、準,平時的演練非常重要,國軍每年舉辦緊急救護技能競賽,從氣喘到爆炸傷都有,必須在8分鐘內解決狀況,和一般民間的救護員不同,救護兵必須在危險的情況中具有高抗壓性,快速的完成初步的救護。
野戰傷票 戰士的救命仙「單」
槍砲無情,戰爭會造成大量的傷患後送,為了提高存活率,就必須對傷患進行快速的檢傷分類與標示,所以傷單就很重要。國軍新式傷票於2009年底研改完成,因應未來型態的戰爭,增加核生化的感染性汙染標示。救護人員臨場必須在30~60秒內填寫完畢,畢竟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係到戰士的生命。
血肉分離機 聽起來好血腥
在地面上有救護兵做後盾,在天空中的戰鬥機飛行員又能靠誰?答案是:自己的命自己救。要如何救自己的命,就只有靠平時的訓練。
飛行員帥氣外表背後,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殘酷訓練,每位飛行員一離開地面,就只剩自己可以依靠,而人體離心機被俗稱為「血肉分離機」,抗G訓練也成為飛行員被淘汰的魔王關卡。
訓練過程中,學員咬緊牙關表情痛苦,用盡全身力氣將血液集中在上半身。空軍要求尤其是二代機的戰鬥機飛行員要承受到9G連續15秒。承受G力很難過,而且會耗損大量體力,持續在高G情況下,微血管會大量破裂,身體也會出現大量紅色斑點。抗G能力跟身體狀況有關,如果熬夜、飲酒、睡眠不足等都會造成抗G能力下降。因此在飛行前12小時禁止飲酒,以及必須睡眠充足。
●第一階段
正G黑視症:腦部缺血缺氧
負G紅視症:腦部、眼球充血
●第二階段腦關機:大G昏迷
●第三階段腦死:血管破裂嚴重損壞
軍醫大突破 引進3D列印
3D列印造成新的工業革命,國防醫學院的學生不落人後,運用新科技組成了3D列印醫療團隊,將3D列印應用在外科,未來更能應用在重傷患的戰鬥醫療。
尤其是外傷手術,因為牽涉到骨骼,包括每個人身體結構的差異,會大量使用到客製化的器材,而3D列印除了可以讓客製化改在病患體外進行,大幅縮短實際手術的時間,藉由數位醫療多爭取的時效,在分秒必爭下的戰傷病患,更能減少出血,增加生存機率。
從戰場上的緊急救護、航空生理訓練、到最新的3D列印醫療科技,戰鬥醫療隨著戰爭型態的改變,而有了全新的面貌,扮演國軍守護神的角色也就愈加吃重。
相關新聞
競選主委要找大老還是小鮮肉? 看誰「助攻力」高
九成的政壇副手選舉都輸了 侯友宜能打破魔咒嗎
花蓮震後觀光全倒 民宿住房剩一成
世大運金光閃閃 閉幕夜台北超開心
追趕跑跳「砰!」 戰鬥射擊玩真的
815大停電 專家警告還有更大危機
賣萌.耍酷.比炫 彩繪機可愛到不想下飛機
無人機系、飛機系 大學搞什麼飛機?
霍克機奇蹟 擦亮中華民國空軍史
81億變百億...基隆輕軌路線、預算都延伸
劣油官司還在打 魏應充押入大牢喊「清白」
川普緊握郭董 惺惺相惜?各取所需?
直擊最危險任務!攻擊直升機地貌飛行
台灣國會大亂鬥 國外議員也不是吃素的
去哪遛小孩? 暑假全台活動大蒐集
婦聯會擁「霸王條款」 黨產會有虎頭鍘?
《軍情站》國機國造最佳典範 IDF快狠準升級
各走各的路!單車搶駛人行道 北市將祭罰
這是戰爭!2018挑戰白色力量 藍綠有奇兵?
林子偉狂轟表現超優 成紅襪交易籌碼?
喪屍揭G20序幕 各國領袖懷鬼胎
不只會功夫 貓熊周遊列國出任務
朝聖APPLE新樂園 好康看過來
親中、友中、反中 選民2018「傾」誰?
李光耀「房事」扯出宮廷劇 撼動李顯龍政權?
頻「看走眼」文在寅組閣聲聲慢 訪美不容有失
「牠」嗜錢如命 小心機場緝鈔犬出沒
樹梢殺手!阿帕契作戰隊成軍 訓練機密曝光
亞泥董座徐旭東:挖深是對的 養魚也沒有錯
今夏溫度偏高 天象奪命頻傳
東芝案像大騙局!郭董怒撕報紙、批日官員
凍齡、瘦身、抗病...女星靠瑜伽做到了
酷刑如臨地獄!美大學生驟逝 北韓人質外交走死棋
指尖陀螺夯 家長輕鬆DIY好棒棒
注意!龍山寺香爐再縮編 宮廟也有小清新
梅雨鋒面賴著不走 暴雨炸彈恐再襲
急了!年改.前瞻 連開3次臨會 破史上紀錄
台巴邦誼「錢緣盡」 兩岸還能維持現狀?
菸又漲了!試試半根戒菸法
你今天「BIKE」了嗎? 共享單車潮來了
六月股東會 你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
哽咽 要柱放手…交接僵局 洪秀柱:下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