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總是虧?學會這5招 月薪30K也能致富
哭哭!薪水不多還繳稅 「感覺被搶劫」
5月報稅季,許多民眾看到稅單,紛紛在網路留言抱怨「感覺被搶劫」,殊不知對月領固定薪的OL更是心酸酸。主計總處最新統計,2016年國人薪資中位數調查,女性總薪資中位數3萬7431元,男性4萬3955元,職場女性薪情相對居於劣勢。職場小資女要如何讓小錢變大錢,幫自己多存些旅遊金或退休金呢?
光靠領薪水或定存理財,一頒上班族想要達到理財目標或財務自由,實在非常困難。凱基銀行理財規劃部資深協理張冠雄建議,生活忙碌、無暇時時關注股市脈動和國際金融情勢,或對自己的財務判斷不那麼有信心的小資女,可考慮從現在起跨出第一步,以投資「共同基金」小試身手,慢慢累積心得與財富。
「共同基金」入門 理財試金石
Ting是在營造業工作的上班族,她的媽媽很早就教她理財。Ting說,讀幼稚園時媽媽就教她存錢,「五個一塊可以跟媽媽換一個五塊,一直到可以換到一張一千」,所以Ting很小就開始努力存零用錢,「可以花姐姐的就耍賴不自己出」。讀國中時,Ting就開始定期定額買基金,至今已經有十多年的投資經驗。
在不間斷的投資下,Ting曾帳上大賺近一倍,但前幾年碰到金融海嘯,投資一下子也大虧超過80%。後來她學到教訓,錢還是要入袋為安,帳面上的賺都不是賺,要知足不要追高,不要太相信理專。
危機入市 投資一定用閒錢
「光靠死薪水實在無法養小孩啦!」Ting說,現在還是持續投資,「憑感覺」選標的,因為定期定額投資沒什麼賠的問題,可以「用時間換取空間」,過去雖然曾在金融海嘯時「受重傷」,現在帳上基金還小賺十幾趴。
Ting認為,投資要有危機入市的概念,大家怕的時候就要勇敢進場,大家衝的時候就要收。她提醒,投資基金一定要用「閒錢」,不能用吃飯錢,若不幸虧損,才有時間慢慢等他回本。
聰明買基金 5絕招必學
張冠雄則分享聰明買基金的五大絕招:
1、為什麼要投資?我可以承受多少風險?
決定投資前一定要先考量投資目的,與可承受風險。以基金投資來說,獲利來自於長期持有帶來的複利效果。如果投資目的期待1年內累積高報酬,基金投資可能不是最適合的工具。對於職場剛起步的小資女來說,投資自己是最棒的標的,無論是為了2年後的留學費用、5年內的結婚基金、或希望未來能累積買房的第一桶金,只要選對長期趨勢往上的高勝率基金,就有很高機率藉由投資獲利。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的廣告詞大家耳熟能詳。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方法或工具可以保證獲利,投資前務必檢視自身風險承擔能力。此外,也可參考金融機構的「客戶風險屬性評估」結果,選擇適合的投資商品。
2、投資新鮮人優先考慮「全球股票型基金」。
基金的類型依照投資標的可分為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又可依投資地區分作全球型、區域型、單一國家型和產業型。下單前要先查看各檔基金由哪些股票組合而成,並考量基金規模、過去績效排名、基金公司與經理人、及投資市場展望來選擇標的。張冠雄提醒,基金過去績效固然是重要參考指標,但不能迷信過去排名,畢竟基金的長期趨勢是否往上,決定因素在於基金所投資區域的經濟是否成長,因此挑選重點是挑中未來經濟會成長的區域或產業。
對於尚未累積足夠經驗值的小資女來說,可優先考慮全球型股票基金,當全球經濟情勢走強時,可享受穩健股市續漲利益;若遇全球景氣低迷,基金淨值固然受影響,但風險波動會比投資單一國家或產業來得緩和,只要長期持有,一定會看見景氣循環上揚的回漲曙光。
3、利用「定期定額」當作強迫儲蓄,並適時停利。
投資基金有「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二種方式,單筆投資是一次拿出一筆金額,著重在配合市場變化選擇適當買賣時機,若能買在低點、賣在高點,投資報酬率通常較高;定期定額則是採用平均投資成本方式,每月定期扣款,省下花時間觀察市場漲跌找進出場點的麻煩。剛出社會的小資女,免不了要添購上班服裝、美妝產品、社交或房租等支出,儲蓄要下很大的決心。張冠雄建議,利用「定期定額」強迫自己儲蓄,每個月有紀律地小額投資3000~5000元,配合設定適當的停利點以持盈保泰,就能在經濟發展趨勢向上的環境下,享有長期投資帶來的甜蜜果實。
4、善用金融機構做好的功課。
行動化時代來臨,各大金融機構都有基金平台供消費者查詢基金績效和下單,讓客戶自主進行線上投資交易,不受營業時間及地點限制。小資女可善用通勤或下班時間上網了解基金內容、投資標的組成和過去績效,以及進場投資產生的固定成本。如凱基銀行近期推出的基金專案,就先替消費者從上千檔境外基金篩選出6檔單筆基金、11檔定期(不)定額基金作為推薦標的;透過網路銀行或行動銀行App下單,還享申購手續費5折優惠,荷包可省不少。
5、定期檢視成效,平常心看待漲跌。
有別於股票投資,基金有專業經理人操盤,投資人通常不需要自己波段進出操作,因而也有人形容基金是懶人投資術。但張冠雄說,市場瞬息萬變,小資族還是要每季定期關心基金績效及投資標的市場變化,視個人屬性和基金類型設定適當的停損、停利點,以獲得最大投資報酬率。定期定額求複利 要適當停損停利
綜觀今年下半年政經情勢,投資市場變數仍多,張冠雄建議投資人以核心及衛星的概念進行資產配置,透過小額單筆或定期定額方式開始切入基金投資,持之以恆投入以追求複利報酬。
此外,資產配置可善用債券型基金的抗震效果,與平衡型基金能強化投資組合績效的特性,依照可運用的投資金額相互搭配,將能更輕鬆、穩健的投資,達成理財目標。
相關新聞
少子化拚生育 台灣這福利遠遜大陸 護國媽咪很怨嘆
立院怎麼回事?吳斯懷竟「順時中」高嘉瑜被同黨狠噹
「花蓮王」成功回國民黨懷抱? 陰謀論竟扯到新冠病毒
疫情假消息鋪天蓋地…賴清德被冒用 竟出現陸版清德兄
228變823、謝雪紅變王雪紅...口誤之王 韓國瑜還是輸給他
大甲媽好傷心!該不該遶境吵成一團…看蔡英文、柯P去年怎麼黏牢牢
染疫恐隔離數千人 最可怕感染者是他們 抗疫服務到「崩潰」
追逐音速他最強! 超音速飛行第一人 最高齡的也是他
吳怡農找菜鳥院長 落選巨星為何老跑立院?
金小刀砍傅大王…多少年恩怨 源自藍營「魔戒」
救災英雄變口罩工 誰在剝削國軍? 賴帳慣犯竟是他
SARS那年害死了一個送行者 面對新冠肺炎,政府怎能再隱瞞…
2大懸案都搞丟錄音帶!情治單位這樣解釋合理嗎
斬首、反恐…陸戰蒙面特勤隊 國軍最悍部隊 神祕任務曝光
住公寓 開小車 沒西裝…「最平民」新科立委是誰?
國民黨前主席們算計太多!越選越弱 小心別再犯
菲律賓吃人夠夠! 七件事告訴台灣人要硬起來
怕死中國人了!北極圈到南極洲剉著等 這個國家連武漢包裹都不敢碰
疫情重創習近平地位?共機繞台的弦外之音
還記得那架「鯊魚嘴」飛機嗎?最後一位勇士離世的飛虎故事
立委迷風水…邱顯智辦公室擺這玩意 對門的邱議瑩毛毛的
恢復黨籍充滿爭議…傅崐萁何不看看這些人結局?
不只口罩、珍奶…史上8大亂 這個最厲害 神明都驚動了
醫療險理賠武漢肺炎嗎?3大關鍵決定命運…
滯留武漢台商包機返台 那些年專機都載回哪些人?
叫武漢人「去死」 恐慌助長霸凌 另種末日正籠罩武漢
託夢疫情?愛心口罩大放送 他的來源最神奇
國軍解口罩之亂!零經驗義務勞工 廠商打算這麼用…
國會版星光大道 立委紅毯秀原本差點被取消…
國會大風吹 公道伯掰了 水牛伯來了 新「喬王」是他
年前訂了40盒只送來10盒…基層診所也鬧口罩荒
誰會贏?國民黨主席之爭 這群人比韓粉關鍵
新國會周六開戰 藍軍這項搶第一 嚇到蔣萬安江啟臣
武漢肺炎 講真話竟遭罰!揭SARS真相英雄…也被消音
國民黨太老了?看看這些黨國大老 當年引領風騷時有多年輕
當年金門空戰8:0大勝共軍 國軍響尾蛇飛彈再進化!
深藍世家陳師孟 為何變深綠?當年扁、呂也為他頭大
誰讓台獨泡沫化?綠營大老答案竟是她
倫敦政經學院砸招牌!給小英的賀稿…喚俞國華總統
台灣人為何選舉都愛賭這味? 政壇打賭王每賭必輸卻花招最多…
別再嘆尾牙爛!政府這單位才心酸…連鼓掌都犯忌
吳敦義主席辭得扭捏 看看藍綠「前輩」們如何下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