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誰最霸?國民黨不能點燈 民進黨可以放火
去年大選後,民進黨成為新國會多數,少了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調和鼎鼐的角色,民進黨團宛如脫韁野馬,除了議事規則自己說了算,重大法案幾乎一字未改,堅持通過自家版本,光是第九屆四個會期以來,已造就五件議事程序爭議,不僅國民黨罵翻天,連小綠時代力量也看不下去。
這些運用席次絕對多數和國會議事主持優勢的手段,在國民黨占國會多數的時代,有的是根本不敢用,有的則是用了馬上被罵翻天。如今每逢重大法案,卻似乎成了「立法院的常態」。威權時代立法院被稱作行政部門的「橡皮圖章」,如今卻是尤有過之。
● 媲美「半分忠」的「一分瑩」
馬政府時代通過服貿審查,張慶忠被稱為「半分忠」,後來甚至引發太陽花攻戰立院運動。不過無獨有偶,為審查勞基法草案的一例一休,民進黨也上演相同戲碼。
去年10月5日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審查「一例一休」、「特休假」勞基法修法。為反對砍勞工7天假,國民黨團一早進入會議室擬占領主席台杯葛,藍綠立委爆發激烈衝突。9點會議時間一到,民進黨籍召委陳瑩進場宣布開始開會,在議事人員宣讀條文後,由綠委陳曼麗提案「停止討論、詢答」,陳瑩隨後宣告全案審查完竣,送黨團協商,送院會審查,隨即閃人。
由於陳瑩開會一分鐘後,就火速宣布草案通過初審,遭國民黨團怒批是「一分瑩」。民進黨團則反駁,指勞動部已開25場說明會、到立院專案報告4次,綠委也曾舉辦公聽會,相關討論充分,絕非蠻幹;且會議程序完備,共花16分鐘,非1分鐘。
經協商後,民進黨團讓步,願重新在衛環委員會進行逐條審查程序。2016年12月6日,歷經6小時的朝野協商,以60人贊成40人反對完成二讀程序,立法院長蘇嘉全宣布「勞動基準法」相關修正案三讀通過。
●「一分瑩」後又有「一分半瑩」
今年立院審查前瞻條例,當時藍綠在委員會展開攻防戰,會議一開始,國民黨團以「權宜問題」、「程序發言」戰術杯葛議事,約莫11時30分,經濟委員會召委邱議瑩請議事人員宣讀條文,強硬讓藍營立委停止發言,雙方爆發衝突。
議事人員宣讀條文時,藍委不斷高呼「有異議」」、「要處理」,但都未被採納。議事人員宣讀完條文後,邱議瑩便開始逐條審查,依序逐條詢問有無意見後,逕行宣布「無意見,通過」。全部念完後,邱議瑩宣告「前瞻基礎建設條例草案」完成初審,不需朝野協商,直接提報院會,接著宣布散會,從宣布逐條審查到散會,其實才一分半鐘。
時任國民黨團書記長王育敏怒批,黨團共提出30個版本的修正動議條文,邱議瑩卻直接跳過大體討論、逐條審查程序,倉促宣布完成初審,事後民進黨竟還敢開記者會說完成審查,「是見到鬼了?」更何況,邱在會中宣告時,她手握主席台麥克風一直喊「有異議」,委員會都有錄音、錄影為證。
邱議瑩意外在程序不完備的情況下,「擦槍走火」只花20分鐘就將草案送出委員會,引起各在野黨不滿,連執政黨團自己都在狀況外;據傳收看轉播的蘇嘉全,當下也直覺程序有問題。邱議瑩事後也從善如流,公開坦承議事處理有瑕疵,願讓前瞻條例退回委員會重新審查,經委會2周後接續高志鵬主持,依程序將草案逐條保留送交協商,結束前瞻條例在委員會的戰場。
● 首創「一事不二議」新解
國民黨杯葛前瞻特別預算,國民黨團提出上萬案海杯葛。民進黨以「一事不兩議」原則,立法院會處理完民進黨提案後,可不必再處理國民黨的上萬提案,等於將藍營「案海」消於無形,國民黨批評,如此表決是剝奪在野黨的提案權。
當時國民黨團書記長林為洲強調,只有等同的事情才可以一事不兩議,若是民進黨提案針對特定項目刪減100萬元,國民黨提案刪減1000萬元,兩者豈能相提並論,「此例一開,日後整本預算豈不是都可以一事不兩議?」只要有人提出通案刪減1%,其他提案統統不用再表決。
民進黨主張提出「一事不兩議」是遵循「一事不再理」的憲法精神,但憲法中並無明文規定。
為抗議前瞻預算審查程序,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費鴻泰與曾銘宗當時在立法院外展開禁食。「一事不兩議」的紛爭,也引發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和現任院長蘇嘉全互槓。
王金平指出,立法院預算案與一般法律案一樣,都可以提出修正案。提案就要有遠近距離時,就要依照距離最遠的先將行表決。有些幕僚提供蘇嘉全一些比較曲解議事規範原意的建議,若立法院用這樣的方式通過預算案,未來造成的後遺症恐非常大,立法權也可能都會被傷害、抹煞,將來對預算的處理,會造成很大影響。
蘇嘉全則強調,議事人員引用的根據也是立法院議事處前處長周萬來著作,包括大法官會議解釋文,都有根據,「沒根據絕不做」。對王的講法,他不予置評,一切照議事規則。
● 強勢排除反對立委發言
一例一休上路不到半年,行政院長賴清德拍板再修「勞基法」,日前在立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經濟兩委員會聯席審查時,遭在野黨抵抗,民進黨團一度表決失利,一例一休修法再度叩關。經過一整天10幾個小時的會議,晚間10點多民進黨以人數優勢強行通過,勞基法修法初審過關。
衛環委員會聯席審查勞基法時,朝野黨團為發言時間及次數毫無交集,爭吵不休,不斷重覆上演「霸占、架離」戲碼,並爆發多次肢體衝突,在野黨挑燈夜戰,輪番上台企圖以冗長發言杯葛議事,7點40分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霸占發言台,一講就是兩小時,卻沒人敢拉她下台。
9點50分綠營突襲提案停止討論,卻在關鍵時刻燈光全暗,麥克風也沒了聲音,過了1分多鐘電力恢復繼續表決,確定將「勞基法」修正案及相關動議全數交付院會進行黨團協商。
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事後坦言電源是他關的,因斷電後就不會有會議記錄,但很可惜沒能成功。民進黨召委林靜儀在網路上被罵翻,維基百科還遭竄改,說她是財團專業代表為財團發聲。林靜儀則拿開刀比喻,「不能因為開刀會讓我很狼狽,就不去開」,身為政治人物她自己要承擔。
而在會議過程中,林靜儀「限制發言時間」、「每人只限一次」的做法,也引發爭議。會後林靜儀在臉書貼文,要批評的人「議事規則要念」。不過隨即遭網友打臉,說「議事規則最好有抬人這一條」。甚至有網友舉出2014年審查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時,國民黨的召委黃昭順限制發言時間,民進黨搬出議事規則第31條抵擋,說明民進黨自打嘴巴。
● 重大爭議法案逕付二讀
立法院會昨天將攸關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的「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民進黨團靠著人數優勢,表決通過將法案逕付二讀,同時也將「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自財政委員會抽出逕付二讀。
立法院長蘇嘉全去年的就職演說表示,未來新國會將是開放、專業的新國會,將落實委員會中心主義,強化各專業委員會的功能,促進立法效率。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抨擊,蘇嘉全把現在的國會變成獨裁、蠻橫、霸道,這是一種墮落,更是退步,譴責民進黨把新國會變得比上一屆還墮落、獨裁。
王育敏說,在討論一例一休、水利會、稅改案時,只看到民進黨的惡形惡狀,自己想過的法案,不允許在野黨有發聲、修改的權利,等一個月協商期後再鴨霸三讀,直接生效。這樣的民進黨在國會恣意妄為,大家難道不生氣?
財委會召委費鴻泰批評,民進黨打從開始就沒把立法當成專業、把民主當成原則,處心積慮逢迎「英德」,不惜破壞體制,民進黨糟蹋的不是國民黨立委,根本是閹割自家立委的天職。
國民黨團書記長林為洲也質疑,一向最重視程序正義、委員會中心主義的時代力量,昨天院會竟一聲不吭,「以前批判服貿是半分鐘送出委員會、現在噤聲,根本是雙重標準!」他也譏時力再不出聲捍衛在野黨權益,以後「徐永明連在委員會站11小時的機會都沒有了」。
相關新聞
少子化拚生育 台灣這福利遠遜大陸 護國媽咪很怨嘆
立院怎麼回事?吳斯懷竟「順時中」高嘉瑜被同黨狠噹
「花蓮王」成功回國民黨懷抱? 陰謀論竟扯到新冠病毒
疫情假消息鋪天蓋地…賴清德被冒用 竟出現陸版清德兄
228變823、謝雪紅變王雪紅...口誤之王 韓國瑜還是輸給他
大甲媽好傷心!該不該遶境吵成一團…看蔡英文、柯P去年怎麼黏牢牢
染疫恐隔離數千人 最可怕感染者是他們 抗疫服務到「崩潰」
追逐音速他最強! 超音速飛行第一人 最高齡的也是他
吳怡農找菜鳥院長 落選巨星為何老跑立院?
金小刀砍傅大王…多少年恩怨 源自藍營「魔戒」
救災英雄變口罩工 誰在剝削國軍? 賴帳慣犯竟是他
SARS那年害死了一個送行者 面對新冠肺炎,政府怎能再隱瞞…
2大懸案都搞丟錄音帶!情治單位這樣解釋合理嗎
斬首、反恐…陸戰蒙面特勤隊 國軍最悍部隊 神祕任務曝光
住公寓 開小車 沒西裝…「最平民」新科立委是誰?
國民黨前主席們算計太多!越選越弱 小心別再犯
菲律賓吃人夠夠! 七件事告訴台灣人要硬起來
怕死中國人了!北極圈到南極洲剉著等 這個國家連武漢包裹都不敢碰
疫情重創習近平地位?共機繞台的弦外之音
還記得那架「鯊魚嘴」飛機嗎?最後一位勇士離世的飛虎故事
立委迷風水…邱顯智辦公室擺這玩意 對門的邱議瑩毛毛的
恢復黨籍充滿爭議…傅崐萁何不看看這些人結局?
不只口罩、珍奶…史上8大亂 這個最厲害 神明都驚動了
醫療險理賠武漢肺炎嗎?3大關鍵決定命運…
滯留武漢台商包機返台 那些年專機都載回哪些人?
叫武漢人「去死」 恐慌助長霸凌 另種末日正籠罩武漢
託夢疫情?愛心口罩大放送 他的來源最神奇
國軍解口罩之亂!零經驗義務勞工 廠商打算這麼用…
國會版星光大道 立委紅毯秀原本差點被取消…
國會大風吹 公道伯掰了 水牛伯來了 新「喬王」是他
年前訂了40盒只送來10盒…基層診所也鬧口罩荒
誰會贏?國民黨主席之爭 這群人比韓粉關鍵
新國會周六開戰 藍軍這項搶第一 嚇到蔣萬安江啟臣
武漢肺炎 講真話竟遭罰!揭SARS真相英雄…也被消音
國民黨太老了?看看這些黨國大老 當年引領風騷時有多年輕
當年金門空戰8:0大勝共軍 國軍響尾蛇飛彈再進化!
深藍世家陳師孟 為何變深綠?當年扁、呂也為他頭大
誰讓台獨泡沫化?綠營大老答案竟是她
倫敦政經學院砸招牌!給小英的賀稿…喚俞國華總統
台灣人為何選舉都愛賭這味? 政壇打賭王每賭必輸卻花招最多…
別再嘆尾牙爛!政府這單位才心酸…連鼓掌都犯忌
吳敦義主席辭得扭捏 看看藍綠「前輩」們如何下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