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歷史解禁!中共海軍70年 源自國軍一場喋血大叛變
4月23日是中共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中共國防部上月在北京就宣布:將於4月下旬在青島舉行大規模慶祝活動,包括邀請各國海軍派艦艇來青島,舉行聯合校閱。
解放軍之所以將「423」訂為海軍節,是因為1949年4月23日當天,共軍渡過長江,攻陷國府的首都南京。同一天,駐守長江的海軍第二艦隊,由艦隊司令林遵少將領銜,宣布投向共軍。自此中共終於有了海軍。
不過在大篇幅的慶祝報導中,卻忽略一個有點尷尬的事實:第二艦隊當時在南京共有25艘軍艦,其中2艘正在修理動彈不得。當林遵宣布投共後,23艘船卻有18艘不願跟隨,起錨衝往長江下游,11艘成功突圍到上海,重回國軍陣營。
領導艦艇突圍的「永嘉」艦長陳慶堃少校,也因為替海軍救回11艘軍艦,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投共?海軍之光說投票決定…
1949年初,國軍在徐蚌會戰全軍覆沒,蔣中正總統下野。中共拒絕代總統李宗仁的和談提議,南下逼近長江。這時海軍第二艦隊駐守南京、江蘇、安徽一帶,奉命阻截共軍渡江。
4月21日,位於上海與南京之間、長江南岸的江陰要塞,突然宣布投共。由於江陰要塞擁有多門重砲,足以封鎖長江水道。仍在上游的第二艦隊,這下成了甕中之鱉。
第二艦隊司令是45歲的林遵少將,曾經留學英國、德國。二次大戰後期,奉命到美國邁阿密接收8艘軍艦返國,此後又率「太平」、「中業」兩艦收復南沙群島,是當時海軍最有希望的年輕將領之一。
23日,第二艦隊的軍艦在南京燕子磯江面會合,林遵登岸拜見總司令桂永清。桂永清要他帶隊突圍衝到上海,並宣稱:「就算只有一條船衝出去,我也保你當副總司令,還有青天白日勳章!」林遵卻態度猶豫,不願承諾。會議最後不歡而散,桂永清隨即搭機離開南京。
林遵回到永嘉艦,召集艦長們來開會。他提及,共軍在長江北岸有砲兵陣地,日前才將英國的倫敦號巡洋艦打成重傷,加上江陰要塞投共,狀況非常不利。由於出席艦長們意見紛陳,林遵決定投票:結果兩票贊成「衝」,八票「不衝」,其他六人投廢票。林遵因此宣布:內戰與對外戰爭不同,只要對國家有好處,投共算「起義」而非「投降」。
●勇者巧計 騙過叛徒大逃亡
在林遵召集的會議中,陳慶堃雖投了廢票,卻不願留下投共。會議結束,他就以副食不足為由,建議林遵從永嘉艦,移駐較大的「惠安」艦。
林遵離艦後,陳慶堃隨即派輪機長鄒弘達上尉與通信官王業鈞中尉,到其他軍艦聯絡一同突圍:他們選擇先前剛從安慶突圍到南京的「永修」與「永定」,兩位艦長桂宗炎與劉德凱都贊成,並議定行動發起時間、通信頻率等計畫。兩人又前往「武陵」與「吉安」,武陵艦長劉征一口應允,吉安艦長宋繼宏則不願突圍。
下午16時30分,永嘉桅杆半升起一面A字旗,代表預備行動,永修、永定、武陵也半升起A字旗。陳慶堃下令,各砲位官兵悄悄就位,避免被其他軍艦發現。17時一到,A字旗升到桅頂,各艦隨即起錨,向下游全速衝去,所有火砲瞄準林遵所在的惠安艦,但是不主動開火。
由於林遵離開永嘉艦時,忘記下令將少將旗降下,到了惠安艦也沒升旗。因此其他軍艦眼看掛著少將旗的永嘉,帶著另外3艘軍艦突圍,有人誤以為林遵改變念頭,也有人本來就不想投共,於是紛紛起錨跟隨。總計有18艘軍艦向下游突圍而去,留在原地的除了旗艦惠安與不願突圍的吉安,只剩下「太原」、「江犀」、「聯光」等3艘,外加正在修理、不能動彈的「英豪」與「崇寧」。
●14船拒投共!3艘慘遭擊沉
從南京衝到上海,沿途最危險的地方,是共軍在江北的砲兵陣地,另外就是江陰要塞。突圍行動決定17時開始,目的是當到達共軍第一處砲兵陣地時,天色已全黑,岸上火砲沒法瞄準。由於預期將有一場惡戰,各艦在左舷堆起米袋當掩體,再額外裝上多挺機槍,一旦發現敵方陣地,就主動開火壓制。艦艉的深水炸彈則提前拋進江中,以免中彈引發爆炸。
經過一路惡戰,永嘉通過了兩處共軍主要砲兵陣地。王業鈞晚年回憶,雙方激烈駁火,密集的曳光彈束簡直就像鹽水蜂炮。午夜過後,艦隊抵達江陰。對於岸上的火砲,還可以靠艦砲壓制,但遇上大口徑要塞砲,就全無招架之力。所幸剛被迫投降的要塞基層官兵,很明顯還有香火之情,採取「放水」式開砲,使得艦隊順利通過。
24日天亮,他們抵達上海吳淞口。眾人才發現全艦彈痕累累,甲板上都是袋子被打破散落的米粒,還有精疲力竭躺下的士兵。艦艉的舵房也被砲彈打穿,但是非常幸運的,居然沒有傷到控制纜索。
王業鈞回憶,整個黃浦江裡的船,包括英、美軍艦,都鳴笛向他們敬禮。船到江南造船廠海軍碼頭,他看了看手錶,已經早晨9點30分。16個半小時的突圍,終於告一段落。
海軍從共軍包圍圈中逃出的行動,被上海的外國媒體稱為「鞭炮艦隊」:參與行動的18艘艦隻,共有11艘幸運抵達,另外3艘被火砲擊毀,4艘船眼見共軍火力龐大,加上林遵以無線電喊話,放棄突圍駛回南京。
●兒子取名「永嘉」 紀念喋血突圍
1949年7月,已撤退到廣州的政府,宣布陳慶堃獲頒青天白日勳章。8月,陳慶堃的長子誕生,他為紀念九死一生的回憶,將兒子命名「永嘉」。由於兵荒馬亂,直到1950年3月,蔣中正總統「復行視事」後,第一次南下左營,才正式為他授勳。陳慶堃最後以中將官階退伍,1983年癌症病逝。
至於林遵,後來擔任華東軍區海軍第一副司令員。1951年,調任解放軍軍事學院海軍系主任,從此都在學術單位任職,到晚年才調任東海艦隊副司令員、並獲准加入共產黨,官階始終都是少將。有論者認為,林遵意欲投共卻又優柔寡斷,導致過半軍艦得以逃出,是他在解放軍中不受重用的原因。
●榮譽!這兩艦都叫「永嘉 」
第一代的永嘉艦,到1970年因老舊除役。1991年,海軍向德國採購4艘獵雷艦服役,其中編號MHC-1302的第二艘,再度命名「永嘉」。
至於陳永嘉,從左營眷村長大後,成為成功的貿易商。2015年7月,海軍邀請長江突圍戰官兵的後人到左營參觀,才首度看到「另一個永嘉」。陳永嘉於是主動提議,身為海軍子弟,很願意替同名的永嘉艦多做些事。從此他以「榮譽士官長」身分,成為船上一分子,每逢艦慶或新年都會南下左營,與官兵一同慶祝。許多官兵退伍後,也和他維持往來。
對於為何是「榮譽士官長」而非「榮譽艦長」?陳永嘉笑稱,軍官會頻繁調動,士官長才可能在同一艘船服務幾十年。只要條件允許,「兩個永嘉」的緣分就不會斷。
相關新聞
少子化拚生育 台灣這福利遠遜大陸 護國媽咪很怨嘆
立院怎麼回事?吳斯懷竟「順時中」高嘉瑜被同黨狠噹
「花蓮王」成功回國民黨懷抱? 陰謀論竟扯到新冠病毒
疫情假消息鋪天蓋地…賴清德被冒用 竟出現陸版清德兄
228變823、謝雪紅變王雪紅...口誤之王 韓國瑜還是輸給他
大甲媽好傷心!該不該遶境吵成一團…看蔡英文、柯P去年怎麼黏牢牢
染疫恐隔離數千人 最可怕感染者是他們 抗疫服務到「崩潰」
追逐音速他最強! 超音速飛行第一人 最高齡的也是他
吳怡農找菜鳥院長 落選巨星為何老跑立院?
金小刀砍傅大王…多少年恩怨 源自藍營「魔戒」
救災英雄變口罩工 誰在剝削國軍? 賴帳慣犯竟是他
SARS那年害死了一個送行者 面對新冠肺炎,政府怎能再隱瞞…
2大懸案都搞丟錄音帶!情治單位這樣解釋合理嗎
斬首、反恐…陸戰蒙面特勤隊 國軍最悍部隊 神祕任務曝光
住公寓 開小車 沒西裝…「最平民」新科立委是誰?
國民黨前主席們算計太多!越選越弱 小心別再犯
菲律賓吃人夠夠! 七件事告訴台灣人要硬起來
怕死中國人了!北極圈到南極洲剉著等 這個國家連武漢包裹都不敢碰
疫情重創習近平地位?共機繞台的弦外之音
還記得那架「鯊魚嘴」飛機嗎?最後一位勇士離世的飛虎故事
立委迷風水…邱顯智辦公室擺這玩意 對門的邱議瑩毛毛的
恢復黨籍充滿爭議…傅崐萁何不看看這些人結局?
不只口罩、珍奶…史上8大亂 這個最厲害 神明都驚動了
醫療險理賠武漢肺炎嗎?3大關鍵決定命運…
滯留武漢台商包機返台 那些年專機都載回哪些人?
叫武漢人「去死」 恐慌助長霸凌 另種末日正籠罩武漢
託夢疫情?愛心口罩大放送 他的來源最神奇
國軍解口罩之亂!零經驗義務勞工 廠商打算這麼用…
國會版星光大道 立委紅毯秀原本差點被取消…
國會大風吹 公道伯掰了 水牛伯來了 新「喬王」是他
年前訂了40盒只送來10盒…基層診所也鬧口罩荒
誰會贏?國民黨主席之爭 這群人比韓粉關鍵
新國會周六開戰 藍軍這項搶第一 嚇到蔣萬安江啟臣
武漢肺炎 講真話竟遭罰!揭SARS真相英雄…也被消音
國民黨太老了?看看這些黨國大老 當年引領風騷時有多年輕
當年金門空戰8:0大勝共軍 國軍響尾蛇飛彈再進化!
深藍世家陳師孟 為何變深綠?當年扁、呂也為他頭大
誰讓台獨泡沫化?綠營大老答案竟是她
倫敦政經學院砸招牌!給小英的賀稿…喚俞國華總統
台灣人為何選舉都愛賭這味? 政壇打賭王每賭必輸卻花招最多…
別再嘆尾牙爛!政府這單位才心酸…連鼓掌都犯忌
吳敦義主席辭得扭捏 看看藍綠「前輩」們如何下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