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比美軍強?不輸中共?國軍體測 竟有這招可以閃

2019-07-05 10:00:00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報導

國軍體測要跑3000公尺的標準,現在可以參加營外運動取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軍體測要跑3000公尺的標準,現在可以參加營外運動取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軍推動「運動員戰士」計畫,為了鼓勵官兵參加民間的高耗能體育活動,日前頒布規定:如果參加營外的馬拉松、鐵人三項、自行車等高耗能運動,成績達到一定標準者,就可以替代現行體能測驗當中的3000公尺跑步項目。這項命令已經透過陸軍內部的《忠誠報》向全軍官兵宣布。

參加賽事抵體測 比美軍進步?

消息傳出之後,軍中反應不一,有人認為是「比美軍還進步」的開明之舉;但也有官兵表示,會去參加這些賽事人員的體能狀況,根本不會擔心無法通過3000公尺跑步。另外也有人質疑,近年民間舉辦路跑的單位實在太多,屆時會不會出現成績造假的問題,如何防弊值得思考。

陸軍正在研議未來考量活動內容,可折抵國軍三項基本體能簽證,鼓勵陸軍官兵成為「運動...
陸軍正在研議未來考量活動內容,可折抵國軍三項基本體能簽證,鼓勵陸軍官兵成為「運動員戰士」。圖/金防部提供

馬政府重視體測 爭議不少

國軍所有志願役官兵,每年都須參加體能測驗,目前的項目包括3000公尺跑步、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依據不同年齡與性別,有不同及格標準。

體測並非始於馬英九總統時代,但是制度的嚴格落實,的確源自熱愛運動的馬英九。馬英九上任後發現,官兵體能欠佳者大有人在,例如民國98年,陸軍成功嶺新兵訓練中心進行3000公尺跑步時,10多人因為體力不支而送醫,一度讓附近居民誤以為中心發生意外。馬總統督促軍方制訂體測標準,並且嚴格執行:例如義務役新兵結訓時,要在19分鐘內跑完3000公尺;下部隊半年後,要進步到14分鐘內。除了跑步,馬總統也要求軍方,努力作到每一位新兵都學會游泳。

對志願役 體測是升遷必要條件

對於志願役人員,體測更是升遷的必要條件。如果體測成績不及格,會影響受訓、升遷等機會,如果成績太差又持續沒有改善,就可能被迫提前退伍。

馬總統時代,國軍體能表現進步,但對體測標準過嚴的抱怨也始終存在。圖/軍聞社提供
馬總統時代,國軍體能表現進步,但對體測標準過嚴的抱怨也始終存在。圖/軍聞社提供

軍中運動風興起 也有數起遺憾

軍人向來強調使命必達,加上官場不可免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心態,既然總統帶頭推動,國防部當然高度強調軍人體能提升。幾年下來,軍中的運動風氣,的確進步很多。許多官兵除了平常營內運動,也參加營外的馬拉松、自行車等社團。

不過,體測制度也引起不少爭議。除了部分官兵抱怨,國軍的體能標準比美軍還嚴之外,比較引發「軍怨」的,是為求成績公平,體測必須搭配儀器進行。例如仰臥起坐時,雙手肘必須同時觸壓到膝蓋上的感應器,才能算是一次;伏地挺身機更搭配紅外線感測,如果動作不夠標準,例如伏下不夠低,就不計分。

因為在有專屬檢測裝備的營區,才能夠進行體測,對官兵來說相當不便。初期外島沒有相關設施,官兵為了進行體測,往往要花掉好幾天。另外伏地挺身機器的靈敏度不一,往往也遭詬病;甚至官兵之間口耳相傳,哪部機器特別嚴格,哪部機器比較容易過關。

另外,軍中也傳出多起,官兵在運動中或運動後猝死的案例,外界不免都將矛頭指到體測制度,認為不少人是為了拚成績而「跑死」。

圖為國軍跑步鍛鍊體能。圖/國防部提供
圖為國軍跑步鍛鍊體能。圖/國防部提供

蔡政府上任後 體測不必「進京趕考」

面對軍中與外界的質疑,馬政府時代的國防部,雖然堅持絕不可因噎廢食,也強調美國、新加坡等國軍方都以體測作為人員汰除標準;但在執行方面,仍然作了不少修正,例如增加採購儀器,廣設體測中心,讓官兵不必像「進京趕考」一樣長途跋涉。

政黨輪替後,新任國防部長馮世寬在立委的質詢下,承諾將檢討體測標準。民國105年11月,新版標準出爐,除19歲以下男性官兵仰臥起坐合格標準自43次提高至45次,20到24歲維持42次以外,其餘年齡層的官兵的仰臥起坐、伏地挺身,都減少1次至15次不等,尤其40歲以上的中年軍士官下修最多。

2010年,立委舉行國軍體能測驗總檢討記者會,要求國防部不應只是下修標準。圖/聯...
2010年,立委舉行國軍體能測驗總檢討記者會,要求國防部不應只是下修標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3000公尺跑步 各年齡層標準放寬

至於3000公尺跑步,各年齡層新制標準皆放寬10至55秒,而且士兵可選擇5000公尺健走、在游泳池「游走」500公尺、5分鐘跳繩為替代項目。跑步方面,以19歲官兵為例,男性從14分內跑完3000公尺,放寬到14分30秒,女性從原本16分50秒放寬到17分30秒。

如此一來,固然減少了外界認為體測過嚴的批評,但又引發質疑,擔心國軍又將出現體能欠佳問題。國防部連忙強調,即使修訂後的體測標準也不輸中共,例如,根據解放軍基礎體測標準,3000公尺跑步是14分30秒內,仰臥起坐40次、伏地挺身35次,仍然低於國軍。

美軍新式的「T型伏地挺身」:每完成一次伏地挺身後,必須身體貼地,將手臂向外撐開,...
美軍新式的「T型伏地挺身」:每完成一次伏地挺身後,必須身體貼地,將手臂向外撐開,再回到原姿態。圖/取自美國陸軍網站

美軍新式體測標準 2020年全面上路

美國《陸軍時報》去年8月1日報導,現行的「陸軍戰鬥體適能鑑測」(Army Combat Fitness Test, ACFT)將於10月展開為期1年的野戰試驗。預計2020年起,取代現有的「陸軍體適能鑑測」(Army Physical Fitness Test, APFT)。

現行的APFT包括三個項目,與國軍體測很接近:伏地挺身、仰臥起坐、2英里(3200公尺)跑步。新的ACFT包括六個項目:硬舉、站姿投擲、T型伏地挺身、負重拖曳衝刺、懸垂舉腿、2英里跑步。其中「T型伏地挺身」是每次伏地挺身之間,必須身體貼地,將單臂向外撐開,再回到原本姿態,以加強鍛鍊三角肌。站姿投擲則是以雙手持一顆約4.5公斤的球,然後以立姿盡力朝後方拋擲,以測試爆發力。

美軍新式體測包括「站姿投擲」,雙手持一顆約4.5公斤的球,然後以立姿盡力朝後方拋...
美軍新式體測包括「站姿投擲」,雙手持一顆約4.5公斤的球,然後以立姿盡力朝後方拋擲,以測試爆發力。圖/取自美國陸軍網站

ACFT依據不同單位任務不同,對官兵肌力、耐力與爆發力的需求高低,以及測驗的適中性,來訂定及格標準。例如硬舉的基本標準是140磅,但對具有戰鬥軍職專長的士兵或單位而言,標準則變為180磅。整體而言,ACFT的及格標準低於現行APFT,但是測驗項目更多元。

「寶餘新政」運動員戰士成效待觀察

前副參謀總長執行官陳寶餘先前列席立院報告時,因為與立委爭議海軍在慶富案中有無違法,曾經當場發誓表示,如果查獲海軍違法就立刻辭職,讓外界印象深刻。今年4月,陳寶餘接掌陸軍,不久就宣示他的「運動員戰士」主張。除了鼓勵參加外界的體育活動,包括要求連級單位,爾後每月都須完成三項基本體能訓練簽證一次,至於正式的體能鑑測,研議參考海軍方式,未來可以由單位律定合格人員擔任鑑測官,由官兵自主協調時間實施鑑測。

陸軍司令陳寶餘本身是馬拉松與鐵人三項好手。圖/取自陳寶餘臉書
陸軍司令陳寶餘本身是馬拉松與鐵人三項好手。圖/取自陳寶餘臉書

體能要求 從防弊到激發興趣

由此或許也可以回答,本文一開始提及的問題:就是新司令對於體能要求的重點,由落實測驗必須「防弊」,改為提高測驗便利性、激發官兵的運動興趣。

陸軍也下令,為落實裝備的妥善,未來各單位的戰車、裝甲車、砲車,要參考海空軍機艦,律定每月的行駛時數,列為部隊考績、獎勵的依據,鼓勵各部隊「大膽練兵」。如果再有軍紀案件發生,如果屬於一般個人因素,就不再連坐檢討幹部,不過,唯一例外是自傷案件,仍要追究鄰兵及上下級人員,希望建立同袍間互動的情感。

這些措施能否真正落實,改善軍中常遭批評的造假與表面工夫文化,發揮提升戰力效果?還有待時間證明。

延伸閱讀

陸軍司令推運動員戰士計畫 研議路跑可抵基本體能簽證

陸軍司令推運動員戰士計畫 研議路跑可抵基本體能簽證

高溫下令暫停體測 陸軍司令陳寶餘上火線講原因

高溫下令暫停體測 陸軍司令陳寶餘上火線講原因

國軍防熱傷害…重點不在體測 在訓練

國軍防熱傷害…重點不在體測 在訓練

下令暫停體能鑑測被砲草莓司令 陸軍司令上網戰網友

下令暫停體能鑑測被砲草莓司令 陸軍司令上網戰網友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少子化拚生育 台灣這福利遠遜大陸 護國媽咪很怨嘆

立院怎麼回事?吳斯懷竟「順時中」高嘉瑜被同黨狠噹

「花蓮王」成功回國民黨懷抱? 陰謀論竟扯到新冠病毒

疫情假消息鋪天蓋地…賴清德被冒用 竟出現陸版清德兄

228變823、謝雪紅變王雪紅...口誤之王 韓國瑜還是輸給他

大甲媽好傷心!該不該遶境吵成一團…看蔡英文、柯P去年怎麼黏牢牢

染疫恐隔離數千人 最可怕感染者是他們 抗疫服務到「崩潰」

追逐音速他最強! 超音速飛行第一人 最高齡的也是他

吳怡農找菜鳥院長 落選巨星為何老跑立院?

金小刀砍傅大王…多少年恩怨 源自藍營「魔戒」

救災英雄變口罩工 誰在剝削國軍? 賴帳慣犯竟是他

SARS那年害死了一個送行者 面對新冠肺炎,政府怎能再隱瞞…

2大懸案都搞丟錄音帶!情治單位這樣解釋合理嗎

斬首、反恐…陸戰蒙面特勤隊 國軍最悍部隊 神祕任務曝光

住公寓 開小車 沒西裝…「最平民」新科立委是誰?

國民黨前主席們算計太多!越選越弱 小心別再犯

菲律賓吃人夠夠! 七件事告訴台灣人要硬起來

怕死中國人了!北極圈到南極洲剉著等 這個國家連武漢包裹都不敢碰

疫情重創習近平地位?共機繞台的弦外之音

還記得那架「鯊魚嘴」飛機嗎?最後一位勇士離世的飛虎故事

立委迷風水…邱顯智辦公室擺這玩意 對門的邱議瑩毛毛的

恢復黨籍充滿爭議…傅崐萁何不看看這些人結局?

不只口罩、珍奶…史上8大亂 這個最厲害 神明都驚動了

醫療險理賠武漢肺炎嗎?3大關鍵決定命運…

滯留武漢台商包機返台 那些年專機都載回哪些人?

叫武漢人「去死」 恐慌助長霸凌 另種末日正籠罩武漢

託夢疫情?愛心口罩大放送 他的來源最神奇

國軍解口罩之亂!零經驗義務勞工 廠商打算這麼用…

國會版星光大道 立委紅毯秀原本差點被取消…

國會大風吹 公道伯掰了 水牛伯來了 新「喬王」是他

年前訂了40盒只送來10盒…基層診所也鬧口罩荒

誰會贏?國民黨主席之爭 這群人比韓粉關鍵

新國會周六開戰 藍軍這項搶第一 嚇到蔣萬安江啟臣

武漢肺炎 講真話竟遭罰!揭SARS真相英雄…也被消音

國民黨太老了?看看這些黨國大老 當年引領風騷時有多年輕

當年金門空戰8:0大勝共軍 國軍響尾蛇飛彈再進化!

深藍世家陳師孟 為何變深綠?當年扁、呂也為他頭大

誰讓台獨泡沫化?綠營大老答案竟是她

倫敦政經學院砸招牌!給小英的賀稿…喚俞國華總統

台灣人為何選舉都愛賭這味? 政壇打賭王每賭必輸卻花招最多…

別再嘆尾牙爛!政府這單位才心酸…連鼓掌都犯忌

吳敦義主席辭得扭捏 看看藍綠「前輩」們如何下台

熱門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0301】昭和16年落成 臺北車站拆除改建|美國駐華大使館關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