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老潛艦在台灣!當年一個理由 讓她74年沒武裝
海軍前天(28日)在基隆港舉行營區開放活動,應基隆市府的要求,軍方這次展出兵力規模之大,堪稱空前。從海軍噸位最大、排水量超過兩萬噸的「磐石」號油彈補給艦,到排水量不足兩百噸的光華六號飛彈快艇,另外還有採用雙船體設計的「沱江」號飛彈巡邏艦,向美國採購的派里級「銘傳」號巡防艦等。海軍估計,一整天湧入的參觀民眾超過12萬人次。
不過要說當天真正的人氣女王,上述艦艇都得退位。真正最搶手的,是高齡已經74歲的「海獅」號潛艦。由於大家都想參觀潛艦,但是要想登艦離艦,都必須爬垂直梯子出入,十分不方便,至少排上五、六小時才能登艦。從早晨7時30分開始,到下午16時預定開放時間結束。仍然有漫長的人龍需要消化。海軍因此決定,只要已經進場排隊的民眾,都能夠有參觀的機會。
直到晚間22時21分,最後一位觀眾終於登艦,參觀完畢離艦,是晚間22時50分。總計共有2081位民眾,達成參觀全球最老潛艦的歷史經驗。
●服役74年 曾參加太平洋戰爭
海獅艦的前身,是美國海軍的「帶魚」(USS Cutlass SS478)號潛艦。帶魚號於1944年7月10日在新罕布夏州的普茲茅斯海軍造船廠安放龍骨,同年11月5日就下水,第二年3月17日成軍服役。
4月25日,帶魚號離開普茲茅斯,7月15日抵達夏威夷的珍珠港,兩天後由珍珠港出發,進行她第一次戰鬥巡航任務,目標區是日本東北方的千島群島。不過當她抵達指定水域時,日本已在前一天(8月15日)宣布投降。接下來28年服役生涯,帶魚號大部分歲月待在大西洋與地中海,直到1973年4月15日退役除籍,同時移交給中華民國。我國海軍將其命名「海獅」,編號SS91,後來改稱SS791。
比海獅稍晚加入我國海軍的「海豹」號(SS92,後來改為SS792),原本是美國海軍的「單鰭鱈」(USS Tusk SS426)號。她於1943年8月23日在費城的克蘭普造船廠(Cramp Shipbuilding Company),但直到1945年7月8日才下水,1946年4月11日正式服役時,戰爭已經結束。
●從「茄比級」改良 性能脫胎換骨
海軍艦艇不像F-16戰鬥機、M1戰車等有「款式型號」,同一批軍艦,通常以第一艘的名字,稱為「XX級」。例如我國當初獲得美國授權,在台生產派里級巡防艦,第一艘名為「成功」,因此同型艦就稱為成功級。
海獅(帶魚)與海豹(單鰭鱈)號潛艦,都稱為茄比(GUPPY)級,以此道理,是否當初有一艘潛艦稱為茄比號?
答案其實是「不」:帶魚號潛艦屬於「丁鱖」(Tench)級,單鰭鱈號則屬於「巴勞鱵」(Balao)級,她們與稍早的「貓鯊」(Gato)級,是二次大戰美軍的水下主力。
●德「呼吸管」技術 引爆潛艇革命
不過在二次大戰末期,德國潛艇發展出「呼吸管」(snorkel)技術,使得性能突飛猛進。潛艦在水下無法啓動柴油主機,因此潛航時必須仰賴電瓶,一旦電量不足就必須浮出水面,此時便成為最容易被敵人獵殺的危險期。呼吸管道理類似浮潛(英文「浮潛」是同一個字),潛艇安裝一根伸出水面的呼吸管,便可保持在水下啟動主機,頓時使得被獵殺可能性大減。
呼吸管的問世,未能挽救納粹的滅亡,但是德國科技帶來的性能革命,卻讓各國大為吃驚。1940年代末期,美國海軍就對現役大量潛艦進行改良,除了加裝呼吸管之外,還包括將船身流線化、增進電瓶蓄電量等項目。此一方案名為「強化水下推進動力計畫」(Greater Underwater Propulsion Power Program),縮寫為GUPPY。經歷過這系列改良的潛艦,就都被改稱GUPPY級,我國海軍音譯為茄比級。GUPPY計畫又可分為多種款式,帶魚號與單鰭鱈號都屬於GUPPY II改良型。
如果比較GUPPY計畫前後的照片,會發現改良之前的帶魚號與單鰭鱈號,原本外型比較類似普通船隻,經過改造之後,船艏卻變得圓鈍,這是考慮到潛艦的潛航能力加強,因此改採水下阻力較低的外型。在1950、1960年代之後,潛艦更引進淚滴型設計。淚滴型的船艏無法破浪,因此水面航行時的搖晃比一般船隻更嚴重,但是潛入水下後,卻有最低的阻力。
讀者可能會好奇,潛艦的外殼必須要能對抗龐大的水壓,GUPPY計畫卻可說改就改,不會影響到安全?事實上,茄比級潛艦的船艏,是不具抗水壓能力的「軟殼」,真正抵抗水壓的壓力殼還在內部。因此修改「軟殼」,絲毫不影響潛艦的抗壓能力。
●阿嬤潛艦 有魚雷管沒魚雷
參觀海獅艦的民眾如果細心,會發現潛艦與碼頭之間,還放了一具浮墊。這目的是避免潛艦的船身直接與碼頭壁碰觸,以免傷及結構。
海獅與海豹艦雖然都經歷過GUPPY II改良,但她們的外觀仍有部分不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甲板的鋪面:海獅艦是細條的木板,海豹艦則是較寬的玻璃纖維板。
由船艏的出入口,有點辛苦地爬下垂直梯,首先進入的是前魚雷艙。早年的潛艦同時擁有艏艉兩處魚雷艙,可以向前或向後發射魚雷。不過1950年代以後,各國都已經揚棄這種設計,只保留船艏的魚雷。因此海獅與海豹,就是全球碩果僅存,擁有後魚雷管的潛艦。
不過,1973年我國終於向美國爭取到潛艦時,理由是「協助水面艦反潛操演」,美方並不打算讓我國海軍具備水下攻擊的能力。因此雖然出售潛艦,但卻不賣魚雷。1980年代後半,海軍雖然伴隨購得荷蘭的劍龍級潛艦,引進德國SUT魚雷。但是兩艘老茄比級的射控裝備,沒有發射現代化魚雷的能力,因此還是無法使用。
早年軍中盛傳,美方將魚雷管破壞封死,其實是以訛傳訛。兩艘潛艦的魚雷艙內,仍然放著一枚外型重量與真實魚雷相似的「操雷」,讓官兵練習將魚雷裝入(或卸出)魚雷管。
由於少了魚雷,因此魚雷艙的許多空間,就用來安放官兵的床鋪。僅管如此,艦上仍然是「人多於床」,因此必須輪流睡別人剛用過的「熱鋪」,有的鋪位是併排的,睡在內側的人,還必須學習貼著鄰兵的身上爬進爬出。整艘船唯一擁有個人房間的,只有艦長一人。
●經歷大修 老舊器材混搭
海獅、海豹來到我國海軍,也已經46年。歷經漫長的服役生涯,僅管官兵悉心保養,但裝備性能與船體狀況不免退化,安全性也成為隱憂。海軍前幾年因此與台灣國際造船(中船)合作,先挑選海獅艦進行「深度大修」,希望讓其性能回復到接近新船時代的水準。
從前魚雷艙向後的第一個大型艙間,就是海獅艦的控制(操舵)室。不同於一般水面船艦的動作是二度空間,潛艦在水下的行動是三度空間,因此除了轉向之外,還要操縱升降,與飛機類似。以往茄比級的內部室大量的機械式儀表與操縱把手、開關,充分呈現1940、1950年代的風情。這次經過深度大修,在舵手的正前方,新增了指示舵角的液晶螢幕,新舊混搭,顯得十分突兀。
看過潛艦電影的讀者,應該都會急著尋找潛望鏡,但在茄比級的控制室內卻不見蹤影。原來早期的潛艦設計,艦長在作戰時的部位,位於控制室上方的指揮塔。由於動線不便,因此這次沒有開放參觀。1950年代之後的潛艦,將指揮塔與操作室合而為一,操縱潛望鏡觀察水面狀況的艦長,轉頭就可直接對舵手下令。另外,控制室地板上還有類似市區道路人孔蓋的柵欄,向下可以看到「地下室」的電瓶艙。
從控制室向後走,先是經過軍官們的住艙,然後就是餐廳。餐廳是船上最大的空間,其實也只有16張椅子,代表所有人必須輪流用餐。由於潛艦上一切設施都狹小擁擠,因此如果靠泊碼頭時,通常直接由岸上的廚房將飯菜送進來。
●兩位老姑娘 將服役超過80年
依據海軍人員表示,海獅艦在經歷過深度大修後,可以潛到150公尺左右,差不多就是當初設計時的潛航深度。代表她出海執勤時,艦上官兵與岸上的長官們,提心吊膽程度可以低一點。
至於海豹艦是否將會跟進,實施同等級的大修?海軍雖然尚未證實,不過以現行狀況來看,恐怕是非做不可。
茄比級潛艦雖然沒有發射魚雷攻擊敵人的能力,但仍然可以執行布放水雷,或是搭載特戰蛙人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所有潛艦官兵都必須在兩位「老姑娘」身上學好各項技巧,才能夠分發到兩艘荷蘭「妹妹」海龍、海虎艦上服役,真正執行水下殺手的任務。
在始終無法外購的情況下,政府決定推動自製防禦型潛艦(IDS)計畫。不過就算一切順利,第一艘自製潛艦,也要到2025年才能服役。等到第一艘IDS完成性能驗證,真正擔負戰備,茄比級才可能功成身退、解甲歸田。換言之如無意外,最起碼也還得服役六年。
所以,錯過這次基隆港開放的軍事迷,也不必太難過。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有和兩位老姑娘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相關新聞
少子化拚生育 台灣這福利遠遜大陸 護國媽咪很怨嘆
立院怎麼回事?吳斯懷竟「順時中」高嘉瑜被同黨狠噹
「花蓮王」成功回國民黨懷抱? 陰謀論竟扯到新冠病毒
疫情假消息鋪天蓋地…賴清德被冒用 竟出現陸版清德兄
228變823、謝雪紅變王雪紅...口誤之王 韓國瑜還是輸給他
大甲媽好傷心!該不該遶境吵成一團…看蔡英文、柯P去年怎麼黏牢牢
染疫恐隔離數千人 最可怕感染者是他們 抗疫服務到「崩潰」
追逐音速他最強! 超音速飛行第一人 最高齡的也是他
吳怡農找菜鳥院長 落選巨星為何老跑立院?
金小刀砍傅大王…多少年恩怨 源自藍營「魔戒」
救災英雄變口罩工 誰在剝削國軍? 賴帳慣犯竟是他
SARS那年害死了一個送行者 面對新冠肺炎,政府怎能再隱瞞…
2大懸案都搞丟錄音帶!情治單位這樣解釋合理嗎
斬首、反恐…陸戰蒙面特勤隊 國軍最悍部隊 神祕任務曝光
住公寓 開小車 沒西裝…「最平民」新科立委是誰?
國民黨前主席們算計太多!越選越弱 小心別再犯
菲律賓吃人夠夠! 七件事告訴台灣人要硬起來
怕死中國人了!北極圈到南極洲剉著等 這個國家連武漢包裹都不敢碰
疫情重創習近平地位?共機繞台的弦外之音
還記得那架「鯊魚嘴」飛機嗎?最後一位勇士離世的飛虎故事
立委迷風水…邱顯智辦公室擺這玩意 對門的邱議瑩毛毛的
恢復黨籍充滿爭議…傅崐萁何不看看這些人結局?
不只口罩、珍奶…史上8大亂 這個最厲害 神明都驚動了
醫療險理賠武漢肺炎嗎?3大關鍵決定命運…
滯留武漢台商包機返台 那些年專機都載回哪些人?
叫武漢人「去死」 恐慌助長霸凌 另種末日正籠罩武漢
託夢疫情?愛心口罩大放送 他的來源最神奇
國軍解口罩之亂!零經驗義務勞工 廠商打算這麼用…
國會版星光大道 立委紅毯秀原本差點被取消…
國會大風吹 公道伯掰了 水牛伯來了 新「喬王」是他
年前訂了40盒只送來10盒…基層診所也鬧口罩荒
誰會贏?國民黨主席之爭 這群人比韓粉關鍵
新國會周六開戰 藍軍這項搶第一 嚇到蔣萬安江啟臣
武漢肺炎 講真話竟遭罰!揭SARS真相英雄…也被消音
國民黨太老了?看看這些黨國大老 當年引領風騷時有多年輕
當年金門空戰8:0大勝共軍 國軍響尾蛇飛彈再進化!
深藍世家陳師孟 為何變深綠?當年扁、呂也為他頭大
誰讓台獨泡沫化?綠營大老答案竟是她
倫敦政經學院砸招牌!給小英的賀稿…喚俞國華總統
台灣人為何選舉都愛賭這味? 政壇打賭王每賭必輸卻花招最多…
別再嘆尾牙爛!政府這單位才心酸…連鼓掌都犯忌
吳敦義主席辭得扭捏 看看藍綠「前輩」們如何下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