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小蔣超庶民!逼老婆退鞋關冷氣、為這檔事抱怨兩次...

2019-12-20 08:00:00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蔣經國(中)作風親民,圖為任行政院長時與學生們歡敘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蔣經國(中)作風親民,圖為任行政院長時與學生們歡敘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月17日,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舉行記者會,展示寄存於該所檔案館的《蔣經國日記》原稿。檔案館長魏肯(Eric Wakin)表示,蔣經國是20世紀海峽兩岸發展的關鍵人物,「雖然日記是主觀資訊,仍是很好的輔助資料,也能更完整拼湊重大歷史事件背後的意義。」

記者會當天,館方也展示了部分日記內容。由於配合相關閱覽設施的整建,預計到明年2月,才能全面開放學者查閱。與先前已經公布的蔣中正總統日記一樣,研究者可以閱讀、抄錄,但不得影印或全篇引用。

胡佛研究院 中國近代史料收藏重鎮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是美國著名的智庫,由前總統胡佛於1919年捐資成立。該院的檔案館最先是收藏胡佛擔任總統前的文物,後來範圍擴及20和21世紀的世界歷史,目前擁有160萬冊藏書,6萬多個微縮影片文件,4300類檔案、總數4000萬件,和25000多種期刊,供學者研究使用。

2005年3月,檔案館設立「近代中國檔案及特藏史料」,是全球收藏中國近代史料最多的機構之一。收藏的個人檔案不僅兩蔣父子,最早始自清末的名臣、企業家盛宣懷,一直到還在世的郝柏村、唐飛等。

胡佛研究院圖書館及檔案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胡佛研究院圖書館及檔案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保管兩蔣日記50年 出版引發所有權官司

蔣氏父子死後,日記由小兒子蔣孝勇保管。1996年蔣孝勇也去世,由遺孀蔣方智怡保管。2004年,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馬若孟與郭岱君與蔣方智怡洽談,獲得她的授權,翌年將日記「暫存」於胡佛研究院,為時50年。

馬英九政府2008年上任,主張出版蔣公日記的呼聲大增。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運用日記的抄件,分析蔣在抗戰、國共內戰的表現,並且加以評論,完成《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1945~1949》與《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

不過在出版前夕,蔣家第四代蔣友梅向法院遞狀,控告蔣方智怡擅自與胡佛研究院簽約,「侵害其他法定繼承人的合法權利」。出版社只好緊急改版,保留郝柏村對日記的評論,但沒有日記的文字,形成「只有注釋,沒有原文」的怪事。

蔣中正日記無法出版,蔣經國日記則更是無法開放。在史丹福大學、台北國史館、蔣家家屬協調下,今年總算達成協議,同意公開內容提供學術研究。至於日記的所有權官司,還會繼續進行,胡佛研究院也會尊重台北法院最後判決結果。

郝柏村(中)與蔣中正伉儷合影。 圖/郝柏村提供
郝柏村(中)與蔣中正伉儷合影。 圖/郝柏村提供

1937寫到1979 健康因素讓蔣經國擱筆

蔣中正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在其生前就不是祕密。作風低調的蔣經國,則在去世多年後,外界才確知有日記的存在。而這次胡佛研究院公布翻拍照片,更是外界首度看到蔣經國日記的格式、筆跡。記者會上,提供給媒體10頁日記的翻拍照片,時間大約集中在1970年代。

蔣經國日記的記載時間,從1937年開始,其中1948年的日記已經遺失,最後寫到1979年底,也就是就任總統1年多之後。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指出,日記中看不出停筆的理由,他認為可能是蔣的健康因素使然。

在台北,由前立委雷倩等民間人士,則出資製作了「解密經國日記」紀錄片,分為4個小段:「風雨中的大時代」、「從政者的人格」、「總是與庶民在一起」、「現代化的推手」,逐步在網路上推出。

除了引述已公開的日記內容,也訪問郭岱君、監察院前院長錢復、駐拉脫維亞前代表葛光越、榮工公司前董事長沈景鵬。這3人都曾是蔣的重要幕僚,郭岱君因為職務之便,更是少數可以提前看到日記內容的人。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圖/郭岱君提供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圖/郭岱君提供

深信可勝利返鄉 可惜身體不允許

蔣經國在晚年決定開放大陸探親,使得許多老兵一解思鄉之苦。事實上從日記中可發現,蔣經國本人對離鄉背井之痛感同身受,「這是精神的負荷與苦痛」。

1976年12月31日,時任閣揆的蔣經國,約行政院同仁早餐,再到慈湖向父親靈前行禮,隨後視察高速公路工程。當晚他在日記寫道:自己年輕時困居俄國,每逢年關,想家之情都格外強烈,民國38年來台後,也是每逢年節思返鄉,「留俄最後數年,對於回國一事似已絕望,後來得到自由,帶著妻子回國,今日亦有不知何年何月回家鄉之問,但是深具信心,必有獲勝歸鄉之日。」

蔣經國日記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公開。圖/胡佛研究院提供
蔣經國日記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公開。圖/胡佛研究院提供

「一切問題都往我身上推」日記一再感嘆

當天日記最後,他寫道:「所望者乃是自己的健康仍能保持進步而不衰退,即可握成功於手中。」

不過蔣經國這個願望並沒有實現:他的糖尿病宿疾,在就任總統候更為嚴重。一心栽培的接班人孫運璿,也提前中風病倒。

另外,胡佛研究院公布的日記影本中,蔣經國就有兩次「一切問題都往我身上推」之嘆:1971年5月8日,先後與賴名湯、張繼正、李國鼎、蔣彥士等人商談政戰、交通、黃國書(立法院長,捲入國光人壽弊案,後來請辭)等問題。

「都是不易處理而又不能不有所決定的案件,凡是別人怕負責任的難題,莫不向我身上推,我亦決不放棄自己應負之責。」另一篇應為1970年,則提到軍心不安、士氣不振,最大問題在於人事(尤其退役)、組織、觀念、待遇。「國防部幾乎將所有困難往我身上推,可是許多事情,我不能亦無法過問之,奈何。」

蔣介石日記。圖/胡佛研究院檔案館提供
蔣介石日記。圖/胡佛研究院檔案館提供

遏通膨 「只打老虎,不拍蒼蠅」灰頭土臉

雖然身為台灣經濟起飛的關鍵掌舵者,但蔣經國生平第一次經濟政策,是1948年配合金圓券改革,在上海進行經濟改革,為了遏止通貨膨脹,蔣經國推出號稱「只打老虎,不拍蒼蠅」的激進政策,強制禁止漲價與囤積,並以「私套外匯、私藏黃金、囤積貨物、投機倒把」等罪名,逮捕不少政商界人士,不少人被槍決。但最後物價防線終於瓦解,「打老虎」以全面失敗收場。

多年之後,蔣經國擔任閣揆時,仍在日記裏回憶這段灰頭土臉的經歷,坦言面對經濟問題不能一廂情願:「經濟之建設及財政之收支,有其自然之法則,而不可強制之。回憶卅七年之秋我在上海所採取的經濟管制辦法,是不合經濟原理的,意氣重於理智,是無法持久和成功的。」

不過同一篇日記中,他也強調,不可以只注意經濟發展,也要顧及整體性與長期性,必須以均富均足為原則,不可以讓民間貧富過度懸殊。

圖為蔣方良(左)與時任國防部長的蔣經國(右)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為蔣方良(左)與時任國防部長的蔣經國(右)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太太送皮鞋他不開心:我已經有兩雙了

蔣經國生活的清廉與節儉不是新聞,太太蔣方良也數度被丈夫批評「不夠庶民」。

郭岱君指出,日記裡曾提到,1959年中南部發生災情慘重的八七水災,蔣經國到災區巡視,回到台北家裡,看到開了冷氣,便要太太把冷氣關掉,因為災區的區民還在淹水停電、傾家蕩產的困苦中,「我們在台北的人還開著冷氣,這是不對的」。

圖為一九七九年蔣經國(中)關心台北地區供水問題,聽取李登輝市長(左)報告供水情形...
圖為一九七九年蔣經國(中)關心台北地區供水問題,聽取李登輝市長(左)報告供水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另外有一次蔣經國生日,蔣方良買了一雙皮鞋送他。蔣經國表示,自己已經有兩雙皮鞋,不需要那麼多,逼著太太把鞋子退還。當晚他寫日記時,忍不住感慨:太太特地挑選禮物送給自己,他卻逼她拿去退掉,實在不近人情。

還有一回,蔣經國在日記寫到:看到已經睡了的太太,忍不住想到她跟隨自己幾十年,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陪他回到中國,然後又到台灣,幾十年來都沒辦法回家鄉。他知道她其實非常想家,但是因為種種情況沒有辦法,不禁覺得十分愧對太太。

蔣經國日記曾寫下行政院長由誰接任是最重要的事,這段話與後來孫運璿(左)接任行政院...
蔣經國日記曾寫下行政院長由誰接任是最重要的事,這段話與後來孫運璿(左)接任行政院長呼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多了對部屬朋友感懷 小蔣日記罵人少

相較於軍人出身、經常怒責部屬的蔣中正,蔣經國幾十年來給人的印象,都是極度城府深沉、喜怒不形於色,外界根本無法猜測其想法。

不過郭岱君指出,在日記中的蔣經國,比父親談了更多對妻子兒女、部屬朋友的個人感懷。

蔣經國(中)庶民的一面,也展現在日記字裡行間。圖/胡佛研究院提供
蔣經國(中)庶民的一面,也展現在日記字裡行間。圖/胡佛研究院提供

郭岱君表示,許多大陸學者來到胡佛研究院閱讀蔣中正日記,有些人因而感動落淚,因為「這是他們不認識、想不到的一個蔣中正先生」。自己身為有幸得以先看到部分蔣經國日記內容的人,懷想當年蔣經國深夜燈下寫下這些文字時的心境,也經常感動與感傷不已。

延伸閱讀

那年老蔣在幹啥? 日記解密1949大撤退 他其實在台灣…

那年老蔣在幹啥? 日記解密1949大撤退 他其實在台灣…

研讀蔣介石日記 郝柏村:果然鬥不過毛澤東

研讀蔣介石日記 郝柏村:果然鬥不過毛澤東

批公文兩個禿子都輸他!一手鬼畫符 讓屬下痛不欲生

批公文兩個禿子都輸他!一手鬼畫符 讓屬下痛不欲生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少子化拚生育 台灣這福利遠遜大陸 護國媽咪很怨嘆

立院怎麼回事?吳斯懷竟「順時中」高嘉瑜被同黨狠噹

「花蓮王」成功回國民黨懷抱? 陰謀論竟扯到新冠病毒

疫情假消息鋪天蓋地…賴清德被冒用 竟出現陸版清德兄

228變823、謝雪紅變王雪紅...口誤之王 韓國瑜還是輸給他

大甲媽好傷心!該不該遶境吵成一團…看蔡英文、柯P去年怎麼黏牢牢

染疫恐隔離數千人 最可怕感染者是他們 抗疫服務到「崩潰」

追逐音速他最強! 超音速飛行第一人 最高齡的也是他

吳怡農找菜鳥院長 落選巨星為何老跑立院?

金小刀砍傅大王…多少年恩怨 源自藍營「魔戒」

救災英雄變口罩工 誰在剝削國軍? 賴帳慣犯竟是他

SARS那年害死了一個送行者 面對新冠肺炎,政府怎能再隱瞞…

2大懸案都搞丟錄音帶!情治單位這樣解釋合理嗎

斬首、反恐…陸戰蒙面特勤隊 國軍最悍部隊 神祕任務曝光

住公寓 開小車 沒西裝…「最平民」新科立委是誰?

國民黨前主席們算計太多!越選越弱 小心別再犯

菲律賓吃人夠夠! 七件事告訴台灣人要硬起來

怕死中國人了!北極圈到南極洲剉著等 這個國家連武漢包裹都不敢碰

疫情重創習近平地位?共機繞台的弦外之音

還記得那架「鯊魚嘴」飛機嗎?最後一位勇士離世的飛虎故事

立委迷風水…邱顯智辦公室擺這玩意 對門的邱議瑩毛毛的

恢復黨籍充滿爭議…傅崐萁何不看看這些人結局?

不只口罩、珍奶…史上8大亂 這個最厲害 神明都驚動了

醫療險理賠武漢肺炎嗎?3大關鍵決定命運…

滯留武漢台商包機返台 那些年專機都載回哪些人?

叫武漢人「去死」 恐慌助長霸凌 另種末日正籠罩武漢

託夢疫情?愛心口罩大放送 他的來源最神奇

國軍解口罩之亂!零經驗義務勞工 廠商打算這麼用…

國會版星光大道 立委紅毯秀原本差點被取消…

國會大風吹 公道伯掰了 水牛伯來了 新「喬王」是他

年前訂了40盒只送來10盒…基層診所也鬧口罩荒

誰會贏?國民黨主席之爭 這群人比韓粉關鍵

新國會周六開戰 藍軍這項搶第一 嚇到蔣萬安江啟臣

武漢肺炎 講真話竟遭罰!揭SARS真相英雄…也被消音

國民黨太老了?看看這些黨國大老 當年引領風騷時有多年輕

當年金門空戰8:0大勝共軍 國軍響尾蛇飛彈再進化!

深藍世家陳師孟 為何變深綠?當年扁、呂也為他頭大

誰讓台獨泡沫化?綠營大老答案竟是她

倫敦政經學院砸招牌!給小英的賀稿…喚俞國華總統

台灣人為何選舉都愛賭這味? 政壇打賭王每賭必輸卻花招最多…

別再嘆尾牙爛!政府這單位才心酸…連鼓掌都犯忌

吳敦義主席辭得扭捏 看看藍綠「前輩」們如何下台

熱門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0604】臺北賓館 百年來首度開放|六四天安門事件

【歷史上的今天0521】比吉斯主唱絕響 羅賓吉布過世|北捷隨機殺人事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