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拚生育 台灣這福利遠遜大陸 護國媽咪很怨嘆
立委萬美玲提案 產假由8周增至10周
昨天三八婦女節,為提升婦女權益,國民黨立委萬美玲擬提案修正「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將婦女產假由原本的8周提升至10周,盼讓婦女產後能獲得更完善的照顧與休養。增加產假議題再掀討論。
萬美玲指出,我國產假的規定,從1984年勞基法制定至今,已有36年未檢討更新。政府近年大力鼓勵國人生育,產假規定卻遲遲未更新;且國際勞工組織認定勞工產假至少應有14周,更建議會員國可加至18周。
她舉例,其他國家如日本有14周,新加坡有16周,南韓有13周,澳洲有18周。全球已有82%以上國家的產假超過12周,僅有18%國家的標準低於12周,我國關於產假的規定明顯落後。
時任國民黨立委盧秀燕2016年就曾倡議修法增加產假,將產假從現行分娩前後8周增加為分娩前後12周,且工資照給。時任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則主張,女性勞工分娩前後,應給予產假14周,而懷孕3個月以上流產者,也應給予產假8周。
陸日產假14周 印泰也有13周
李彥秀認為,產假與育嬰假的概念完全不同,產假由資方完全負擔,但育嬰假只能拿到6成的薪水,若不趕緊回到職場還可能被老闆為難,因此婦女多半會急著回去工作。她表示,政府不能只靠發放育兒津貼來刺激生育率,應提升婦女「生產、教養」的友善環境。
目前有51%的國家提供婦女至少14周的產假,鄰近的中國、日本都有14周產假,印尼、泰國也有13周,台灣8周的產假在東亞國家中敬陪末座。
同樣面臨少子化危機的日本,產後休假分為分娩休假和育兒假。日本的產假時間是產前6周、產後8周。父母都可申請一年的育兒假,也可延長至1年半。不同公司的支援制度不同,公務員以及部分大企業最多可申請至3年。
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上個月就曾表示,他計畫在小孩出生後,申請兩周的「陪產假」。由於小泉是日本政壇最受矚目的年輕政治家以及媒體寵兒,此消息一出,引發日本社會熱議。
據外媒報導,在日本,孩子出生時,男女都有權休一年育嬰假,但由於工作壓力,2018年日本只有6%的父親申請, 而申請的母親則有82%。
德國孕婦14周全薪 父親有薪育兒假2個月
為了保護母親的健康,德國政府明文規定媽媽在產假期間完全不能工作。產假通常是產前6周開始,產後8周結束,是全長14周的「100%全薪」產假。
由於德國生育率低,為鼓勵父母陪伴,媽媽在孩子3歲前都可以申請休產假,首年為有薪假期,可以取月薪的64%,此後可再申請多兩年無薪假期,法律規定,公司需為申請人保留職位,不得藉故開除。
至於父親也可享有2個月有薪育兒假,可自行決定連續或分開放數次放假。
美國聯邦無帶薪產假 交各州自行決定
國際勞工組織(ILO)去年曾公布「雙親就業狀態」(The State of Maternity and Paternity at Work)報告,內容指出,全球目前僅有3個國家不保證婦女享有帶薪產假,美國便是其中之一。
國際勞工組織指出,目前只有巴布亞紐幾內亞、阿曼和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沒有規定雇主必須提供有薪產假。根據美國法律,新手媽媽可以請12星期的產假,但沒有獲保障支薪的權利。
儘管美國聯邦法律未保證帶薪產假,各州仍可自行決定產假制度。像是加州最早實施帶薪產假,只要購買傷殘保險基金,產假期間可領55%的薪水,2013年起每周最高可領1067美元。
克羅埃西亞最慷慨 母親有1年全薪育嬰假
目前美國有加州、羅德島州和紐澤西州將無薪的產假改為有薪產假。2002年,加州規定將「家庭和醫療假期法」中的12周不帶薪產假,包含6周的帶薪產假,隨後,羅德島州和紐澤西州效仿加州,分別給予父母4周和6周帶薪產假。
此外,調查顯示,東歐和中亞國家對產婦最慷慨,比如克羅埃西亞就由政府出錢,讓母親在一整年的育嬰假期間領取全薪。
大陸產假最多達半年 男性陪護假最高30天
中國大陸因有計畫生育法規規定,為鼓勵員工配合二胎化政策,除了98天的正常產假天數外,另也給予若干天鼓勵假,依地方法規,從30、60、82到90天不等。所以員工的產假總天數從128天至188天不等,幾乎是我國產假天數的2倍至3倍了。
此外,男性陪護假天數,也從7、10、15、20到30天不等。除了正常產假、流產假、陪產假外,對岸還有鼓勵假、難產假、多胞胎假等,難產者,增加產假15日;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日;晚育者,增加產假30日。台灣則無其他產假假別。
勞動部:台灣產假天數、給薪 未劣於其他國家
勞動部去年曾邀集勞資團體、學者專家召開「產假及育嬰留職停薪制度公聽會」。會中,勞團主張應國際勞工組織(ILO)將產假延長至14周,但有工商團體認為,產假過長,除增加雇主成本,產生替代人力問題,造成勞工跟職場脫節。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謝倩蒨表示,過去也曾邀集勞資團體討論產假延長,但當時雙方意見分歧,沒有共識,資方主要認為台灣產假8周全薪,再加上勞保生育給付2個月,天數雖少於其他鄰近國家,但錢沒有比較少,且產前還有安胎假、產後還有育嬰留停可運用。
勞動部也重申,各國對產假定義及產假期間支薪方式不盡相同,部分國家將產後母體恢復為目的之「產假」,與照顧年幼子女為目的之「育嬰假」統稱為「產假」,且多由社會保險負擔或不支薪。我國則是將「產假」及「育嬰留職停薪」分項訂定,由雇主及社會保險支付,整體而言,並未劣於其他國家。
相關新聞
少子化拚生育 台灣這福利遠遜大陸 護國媽咪很怨嘆
立院怎麼回事?吳斯懷竟「順時中」高嘉瑜被同黨狠噹
「花蓮王」成功回國民黨懷抱? 陰謀論竟扯到新冠病毒
疫情假消息鋪天蓋地…賴清德被冒用 竟出現陸版清德兄
228變823、謝雪紅變王雪紅...口誤之王 韓國瑜還是輸給他
大甲媽好傷心!該不該遶境吵成一團…看蔡英文、柯P去年怎麼黏牢牢
染疫恐隔離數千人 最可怕感染者是他們 抗疫服務到「崩潰」
追逐音速他最強! 超音速飛行第一人 最高齡的也是他
吳怡農找菜鳥院長 落選巨星為何老跑立院?
金小刀砍傅大王…多少年恩怨 源自藍營「魔戒」
救災英雄變口罩工 誰在剝削國軍? 賴帳慣犯竟是他
SARS那年害死了一個送行者 面對新冠肺炎,政府怎能再隱瞞…
2大懸案都搞丟錄音帶!情治單位這樣解釋合理嗎
斬首、反恐…陸戰蒙面特勤隊 國軍最悍部隊 神祕任務曝光
住公寓 開小車 沒西裝…「最平民」新科立委是誰?
國民黨前主席們算計太多!越選越弱 小心別再犯
菲律賓吃人夠夠! 七件事告訴台灣人要硬起來
怕死中國人了!北極圈到南極洲剉著等 這個國家連武漢包裹都不敢碰
疫情重創習近平地位?共機繞台的弦外之音
還記得那架「鯊魚嘴」飛機嗎?最後一位勇士離世的飛虎故事
立委迷風水…邱顯智辦公室擺這玩意 對門的邱議瑩毛毛的
恢復黨籍充滿爭議…傅崐萁何不看看這些人結局?
不只口罩、珍奶…史上8大亂 這個最厲害 神明都驚動了
醫療險理賠武漢肺炎嗎?3大關鍵決定命運…
滯留武漢台商包機返台 那些年專機都載回哪些人?
叫武漢人「去死」 恐慌助長霸凌 另種末日正籠罩武漢
託夢疫情?愛心口罩大放送 他的來源最神奇
國軍解口罩之亂!零經驗義務勞工 廠商打算這麼用…
國會版星光大道 立委紅毯秀原本差點被取消…
國會大風吹 公道伯掰了 水牛伯來了 新「喬王」是他
年前訂了40盒只送來10盒…基層診所也鬧口罩荒
誰會贏?國民黨主席之爭 這群人比韓粉關鍵
新國會周六開戰 藍軍這項搶第一 嚇到蔣萬安江啟臣
武漢肺炎 講真話竟遭罰!揭SARS真相英雄…也被消音
國民黨太老了?看看這些黨國大老 當年引領風騷時有多年輕
當年金門空戰8:0大勝共軍 國軍響尾蛇飛彈再進化!
深藍世家陳師孟 為何變深綠?當年扁、呂也為他頭大
誰讓台獨泡沫化?綠營大老答案竟是她
倫敦政經學院砸招牌!給小英的賀稿…喚俞國華總統
台灣人為何選舉都愛賭這味? 政壇打賭王每賭必輸卻花招最多…
別再嘆尾牙爛!政府這單位才心酸…連鼓掌都犯忌
吳敦義主席辭得扭捏 看看藍綠「前輩」們如何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