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愛你,我讓你好死」 破除9迷思 讓病人安寧謝幕

2017-06-15 10:00:00聯合報 記者劉嘉韻/台北報導

讓病患舒服很重要。安寧病房中,治療師為患者芳療,用精油在患者患部按摩。 本報資料...
讓病患舒服很重要。安寧病房中,治療師為患者芳療,用精油在患者患部按摩。 本報資料照片

86%民眾 不要無效醫療 希望在家善終

作家瓊瑤日前因是否替失智多年而長期臥床的丈夫平鑫濤插鼻胃管,而與繼子女有不同意見,除了掀起家族筆戰波瀾,也引起社會各界對於安寧醫療的高度關注與論述。醫改會調查發現,86%民眾不願意接受無效醫療折磨,希望在家善終,但國內在家往生比率僅有44.5%,其中包括不少在醫院救到最後,留著最後一口氣送回家的案例。

一路救到掛 生命沒尊嚴

大家避談生死,許多人認為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等於「觸霉頭」。衛福部統計,安寧條例於2000年上路,至今17年,健保IC卡的安寧醫療註記人數只有42萬多人。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辜智芬表示,國人對安寧醫療存有許多迷思與誤解,使很多末期病人被「一路救到掛」,無法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安寧病房中,護理人員幫患者翻身。 本報資料照片
安寧病房中,護理人員幫患者翻身。 本報資料照片

不是等死 讓父母軀體不受苦 才是孝順

醫改會整理出國人對安寧醫療的迷思,一一解釋,期待末期患者都有善終的權利。

迷思一:選擇安寧,就等於不孝、等於剝奪長者生命?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新竹馬偕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邱世哲表示,在醫院裡看到很多家屬為了「孝與不孝」而天人交戰,其實民眾普遍避談生死,也認為在重病長輩前談論身後事會帶來負擔與壓力,實際上,若末期醫療生活能夠符合病人期望,「怎麼會是不孝呢?」

醫改會也指,孝順父母是不捨他們軀體受苦,過度維生醫療,如化療、洗腎只是維持末期生命徵象,但無治癒效果,若不想看長輩毫無尊嚴地靠機器加工維生延命,決定放手回歸自然死亡,到天上當神仙,才是真孝道、好命。

安寧緩和意願書 年滿20歲就能簽

迷思二:遇到重症末期搶救關頭,才需要決定是否簽署文件選擇安寧緩和?

醫改會指出,預先簽署相關治療計畫與文件,病人更能自主決定想要如何好命到終老。如果是拖到最後危急時刻才討論,病人常無意識或能力自主決定、家屬慌亂間又不容易有共識,加上臨時難安排安寧照護資源,想選安寧善終也難。

年滿20歲具完全行為能力者,就有權利選擇簽署安寧緩和意願書。 本報資料照片
年滿20歲具完全行為能力者,就有權利選擇簽署安寧緩和意願書。 本報資料照片

迷思三:如果醫師沒開口,病家不該主動提出安寧善終的要求?

依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年滿20歲具完全行為能力者,就有權利選擇簽署安寧緩和意願書,拒絕末期無效醫療。病家也可提早找醫師討論訂出好命善終計畫(ACP)。如果不知道或不敢跟醫師開口,可先詢問安寧基金會、各地衛生局,新北市民也可洽詢長照服務中心,學習如何提出善終選擇,再跟醫師討論。

簽過DNR≠同意安寧醫療

迷思四:早期預立醫療計畫(ACP)選擇安寧後,就不能反悔或修改,所以不要太早做決定?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六條規定,預立醫療計畫得隨時自行或由代理人,進行更改或撤除。醫改會表示,若先前已預立意願書,未來都還有機會依後來情況彈性調整,民眾不用擔心太早決定反而拖到最後。

簽署DNR只代表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拒絕電擊、CPR等急救,如果想要拒絕無效維生醫...
簽署DNR只代表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拒絕電擊、CPR等急救,如果想要拒絕無效維生醫療,要記得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抉擇意願書。 本報資料照片

迷思五:簽過DNR(拒絕心肺復甦術),就代表未來可拒絕無效醫療而選擇安寧緩和醫療?

醫改會表示,簽署DNR只代表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拒絕電擊、CPR等急救,如果想要拒絕使用呼吸器、末期洗腎等無效維生醫療,要記得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抉擇意願書,並申請健保或部分縣市政府提供的安寧緩和醫療服務,才能確保安寧善終。

選擇居家安寧 可以在家善終

迷思六:選安寧就必須常住安寧病房,無法完成返家在地善終的心願?

目前健保提供的安寧緩和服務,除了入住安寧病房或由安寧團隊到原本病房提供服務,還有居家安寧及社區安寧服務,幫助病人在生命末期回到家中,仍可獲得安寧團隊協助,達成在地善終心願。

寵物的陪伴,療癒安寧病房的患者。 本報資料照片
寵物的陪伴,療癒安寧病房的患者。 本報資料照片

迷思七:選擇安寧醫療,就等於不再接受治療而等死?

醫改會表示,安寧病房並非「什麼都不做,只有等死」的地方。選擇安寧也絕非放棄回家等死,而是拒絕末期無效益又增加痛苦的醫療,但仍會持續給予必要的關懷與治療照護,讓病人自然走完生命最後一哩路。

更舒服的醫療 不是「什麼都不做」

邱世哲也指出,安寧醫療並非等於「什麼都不做」,而是提供病人更舒服的醫療方式,例如有些末期病人打點滴,會出現水腫、腹水等現象,就不建議打,但若打點滴可以減少病人脫水的狀況,則會建議施打。

8種非癌症病人 也能申請

迷思八:只有癌末病人才能住安寧病房或接受健保安寧緩和服務的資格?

健保提供的安寧緩和服務不僅限於癌末病人,還有失智、漸凍人等八種非癌症的末期病人也可申請。

醫改會表示,安寧善終是每個人的權利,就算沒有健保給付,每個人也可及早學會預立安寧善終計畫,或請醫師依照「安寧緩和條例」賦予權利,撤除無效益的末期維生醫療。病家也可洽詢安寧基金會或醫院家醫科的安寧諮詢門診。

迷思九:如果已經選擇插管、使用呼吸器或洗腎這條不歸路,就沒有機會再選擇安寧緩和善終?

國內長期使用呼吸器的患者,高達七成是中樞神經系統嚴重失能合併呼吸衰竭的植物人,符合末期定義。此外,依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只要有兩位專科醫師確認是生命末期,及一位家屬簽署同意書,就可以為末期病人撤除維生醫療。

患者往進安寧病房,會得到最舒服的治療。 本報資料照片
患者往進安寧病房,會得到最舒服的治療。 本報資料照片

不要一路救到掛,看看別國怎麼做

美國/加州

不論何種疾病,醫師宣告生命少於6個月,且患者同意接受安寧照護,就可入住相關機構,費用95%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金、個人保險來支付;5%大多由安寧照護團體負擔。

瑞典

在最大可能範圍裡,盡可能減少因病痛從患者身上剝奪生活樂趣;由於社會福利預算削減,高齡者照護趨勢由移居至院所改為居家照護;護理之家等機構以「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為主要經營目的。

荷蘭

荷蘭是第一個通過安樂死的國家,在醫院過世的比率不到20%,幾乎都是在自家或老人院過世。因人權倫理問題,不受任何醫療干涉,是荷蘭人基本常識。

澳洲

2000年發表針對緩和醫療的國家政策。患者死亡會先找看護而非救護車,因醫療給付,在安寧照護醫院進行緩和醫護後就需出院,三周內回到自宅或老人安養中心。緩和醫療中心由政府負擔80%,其餘仰賴捐款。

(資料來源/醫改會,整理/劉嘉韻)

延伸閱讀

孫效智:病人有合理理由拒絕「無意義醫療」

孫效智:病人有合理理由拒絕「無意義醫療」

安寧服務精油療法 身心得撫慰

安寧服務精油療法 身心得撫慰

健保居家醫療照護 銜接長照2.0

健保居家醫療照護 銜接長照2.0

走過祖母「善終」 她號召千人選擇「安寧」走完人生

走過祖母「善終」 她號召千人選擇「安寧」走完人生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女生看了尖叫…蜘蛛王子摘大獎 摸黑發現大祕密

護國舞小姐也怕 護膚按摩蒸發90%…特種行業防疫戰 花招百出

一場疫情…美國這項醫療科技爆紅 台灣其實早就有

蝙蝠滿身病毒為何沒事?這也是人類變衰弱的關鍵

各縣市防疫出奇「包」!口罩不稀奇 送這個也是醉了...

醫護被當瘟神拒送餐 熱心民眾看不下去:我免費送!

教召忍忍就過了?國防部赴美取經 以後恐非上課打靶而已...

疫情當頭藝人在家直播 意外挖出新的金雞母

不只全國酒測取消!驗屍先得過這關…司法界防疫毛毛的

防疫消毒被當賊? 民眾纏著問 清潔員理智線快斷掉

王子復仇後…星宇3航線慘剩1條 K董怎過這疫關

不想被肉搜! 疫調多一個小動作 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

老師很想哭!家長一個動作 學校防疫做白工

立委御用中醫教防疫!熱水沖2穴道 免疫力UP

連假送暖?旅館住房多慘跌 自救怕難過疫情關

疫情延燒 他為何裝病?比隔離亂跑還可惡…

非法移工趴趴走身價反漲? 防疫難面對的殘酷現實...

救護車包滿保鮮膜?消防員防疫 就怕被患者「這句話」破功

殺頭生意有人做? 別人走避 他們仍闖疫區

發抗疫財?鍾南山身家驚人 全陸輿論炸鍋

大甲媽遶境都延期…嘉義這大型活動為何拒停辦?

被新冠肺炎害慘! 跨海為見女友家長 沒想到卻一去不回...

新馬路三寶 暗夜逆向「切西瓜」 竟是開這種代步車

鑽石公主號像超大培養皿…郵輪最容易中這2種病

港大教授管軼病毒預言全都中 當初網轟媒批 誰來還他公道?

開學抗疫大作戰!幼兒園熱像儀檢測 只有麥寮做得到

疫情大亂日韓行程…3關鍵決定旅平險賠不賠

新冠病毒進化更聰明!不僅能像F22戰機匿蹤攻擊…

軍機當禮車!最狂婚禮噴射艇掃街 拖拉機助攻

隔離也有典故?孔子傳下來的教學 讓順治皇帝救了後宮...

防疫酒精下周超商開賣 佛心價藏玄機「無法宣稱療效」

隔離、檢疫這點差很大!沒假沒藥沒得吃 你可以這樣做

國寶洪通再世?鐵牛車司機驚世之屋 看過的人都跪了...

疫情最慘受害者 明明是家人卻被摔死 活下來的快餓死

防疫量體溫學問大!如何快又準?幾度算發燒?

新冠病毒威力!京都、嵐山空成這樣 商家全跪了

新冠病毒不只傷肺!年輕男性被攻擊 這能力恐重傷

次氯酸水是抗疫神水?忽略這一點 效果不如漂白水

為何不能叫武漢肺炎病毒?資料庫一翻 竟撞名17病毒

集體被剃光頭抗疫! 女醫護含淚 還有更惱人的私密事

疫情延燒 全球「在家上班」超爽?有人很痛苦

幾度算發燒?開學防疫第一關 全台標準不一

熱門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1130】革命性3C產品 今逢10週年

【歷史上的今天1127】李小龍今天80冥誕

【歷史上的今天1125】美國航空隊轟炸新竹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