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帶小夥伴看前衛藝術還能演 誰說銀髮族只懂歌仔戲?

2018-04-22 11:00:00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策畫「青銀共創藝術對話」,媒合大學生與銀髮族一起看戲,是台灣表...
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策畫「青銀共創藝術對話」,媒合大學生與銀髮族一起看戲,是台灣表演藝術界首次推動「老少共賞藝術」。 圖/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提供

每兩周一次,一群獨居長者會在幼兒園大班學生的陪同下,到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美館)一起看展、一起畫畫;他們還可以參加英國藝術家為長者量身打造的「台灣長者融冰藝術行為表演」,體驗最前衛的行為藝術。

三月起,台灣正式步入高齡社會,65歲人口突破14%,平均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預估8年後,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改變,藝文展演活動也必須跟著轉變。歐洲正夯的「高齡藝術/共融藝術」,近年也在台灣崛起。

國藝會最近推出「共融藝術(Inclusive Arts)專案」,將先注資四百萬,鼓勵藝文團隊及創作者關注高齡相關議題,包括打造為高齡者策劃的專業藝文展演活動、將醫院、安養院變成藝術展演場所,甚至讓高齡者也能成為藝術創作者。

「共融」的英文「Inclusive」意為「包括的」,共融藝術指的是「沒有人應該被排除在外」的藝術。國藝會獎助組總監藍恭旭指出,「共融藝術」關注弱勢族群,包括高齡、身心障礙、偏鄉等,透過藝術讓他們和社會的其他族群「共融」。而「高齡」是台灣社會急切面臨的議題,國藝會因此將把補助重點放在「高齡」上。

「共融藝術」 帶獨居長者走家門

在英國藝術家的引領下,台灣長者參加「融冰藝術行為展演」。圖為展演前的工作坊。 圖...
在英國藝術家的引領下,台灣長者參加「融冰藝術行為展演」。圖為展演前的工作坊。 圖/國美館提供

「共融藝術」包括為失智症打造記憶劇場、藝術治療、鼓勵長者與藝術與文化互動、進而啟發長者創作,以及鼓勵長者和年輕人、幼兒等不同世代一起欣賞參觀藝文活動。英國曾在兩年前編列850萬英鎊(約台幣4.3億)打造「共融藝術」,包括支持藝文中心和機構為高齡長者提供更友善空間,並將藝文活動帶進高齡社區。

台灣近年也開始推動「高齡/共融藝術」。國美館連續舉辦四年的「藝開始就不孤單—祖孫跨齡共學」,媒合國美館鄰近幼兒園大班學童與獨居長者,一次8個老人、16名孩子,讓他們一起來國美館看展、參加工作坊畫畫。時間長達三個月,每兩周聚會一次。

國美館教育推廣組助理研究員吳麗娟指出,一開始只是邀獨居長者來看展、畫畫。但這一代人缺乏藝術經驗,不敢舉起畫筆。策畫團隊靈機一動,想到獨居長者最缺乏的就是「情感」,找來國美館鄰近地區的幼兒園合作,讓長者帶著幼兒一起繪畫、創作。沒想到兩個「跨齡」族群合作無間、感情融洽,長者在幼兒的激勵下,舉起畫揮灑新的人生色彩;幼兒也學習如何尊重與陪伴長輩。

「看戲小夥伴」 讓爺奶打開話匣子

參加「青銀共創藝術對話」的銀髮族,九成都沒進過劇場,但他們對高科技的機器人表演大...
參加「青銀共創藝術對話」的銀髮族,九成都沒進過劇場,但他們對高科技的機器人表演大表讚賞,滿意度甚至高過習慣的歌仔戲。 圖/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提供

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前年也策畫「青銀共創藝術對話」,媒合35位大學生與35位銀髮族一起看戲。活動為期三個月,先舉辦餐會讓兩個世代的人分組聊天、一老一少配對出席看三場表演,最後舉辦餐會交流分享藝術經驗。

衛武營運推動小組行銷經理洪凱西表示,參加活動的銀髮族,九成都沒進過劇場。但他們在年輕人的陪伴下,竟然對高科技的機器人表演大表讚賞,滿意度甚至高過習慣的歌仔戲,還表示「原來表演藝術有這麼多類型」,在人生的黃昏階段打開另一扇門窗。

吳麗娟表示,銀髮族對藝術的包容度遠超過預期。去年國美館邀英國藝術家,來台進行「台灣長者融冰藝術行為表演」。行為藝術是藝術類型中最前衛、抽象的,藝術家透過融冰、剪彩緞的藝術過程,讓長者在短時間認識陌生人、重新思索「愛」的意義。她原本擔心長者聽不懂或無法接受概念式的前衛藝術,沒想到參加者回響熱烈,甚至吸引經過的銀髮觀眾即興「上台」演出。

國藝會盼專案「更聚焦藝術」

藍恭旭指出,國藝會調查指出,全台有兩千多個以高齡者為主體的團體,多為服務性社團。但國藝會希望「共融藝術」補助的對象,能夠更聚焦於藝術。因此專案補助的對象限制立案的藝文團體或個人創作者,社福團體若有相關計畫,可找藝文團體一起合作。

高齡者的視覺、聽覺以及其他身體條件,或許不如年輕人,未必不能成為藝術創作者或欣賞者。藍恭旭指出,一般人認為舞者只能跳到一個年齡,但若能思考銀髮族的身體限制,創作全新類型的舞蹈,也能為藝術打開一片天,「更重要的是,這是高齡社會必須面臨的議題。」

延伸閱讀

小綠人轉大人 新北老人看行人號誌更清楚

小綠人轉大人 新北老人看行人號誌更清楚

男性銀髮族多做家事,有益伴侶雙方的健康

男性銀髮族多做家事,有益伴侶雙方的健康

三重獨居長者好幸福 五星級飯店圍爐

三重獨居長者好幸福 五星級飯店圍爐

藝術銀行何時走出創新之路?

藝術銀行何時走出創新之路?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女生看了尖叫…蜘蛛王子摘大獎 摸黑發現大祕密

護國舞小姐也怕 護膚按摩蒸發90%…特種行業防疫戰 花招百出

一場疫情…美國這項醫療科技爆紅 台灣其實早就有

蝙蝠滿身病毒為何沒事?這也是人類變衰弱的關鍵

各縣市防疫出奇「包」!口罩不稀奇 送這個也是醉了...

醫護被當瘟神拒送餐 熱心民眾看不下去:我免費送!

教召忍忍就過了?國防部赴美取經 以後恐非上課打靶而已...

疫情當頭藝人在家直播 意外挖出新的金雞母

不只全國酒測取消!驗屍先得過這關…司法界防疫毛毛的

防疫消毒被當賊? 民眾纏著問 清潔員理智線快斷掉

王子復仇後…星宇3航線慘剩1條 K董怎過這疫關

不想被肉搜! 疫調多一個小動作 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

老師很想哭!家長一個動作 學校防疫做白工

立委御用中醫教防疫!熱水沖2穴道 免疫力UP

連假送暖?旅館住房多慘跌 自救怕難過疫情關

疫情延燒 他為何裝病?比隔離亂跑還可惡…

非法移工趴趴走身價反漲? 防疫難面對的殘酷現實...

救護車包滿保鮮膜?消防員防疫 就怕被患者「這句話」破功

殺頭生意有人做? 別人走避 他們仍闖疫區

發抗疫財?鍾南山身家驚人 全陸輿論炸鍋

大甲媽遶境都延期…嘉義這大型活動為何拒停辦?

被新冠肺炎害慘! 跨海為見女友家長 沒想到卻一去不回...

新馬路三寶 暗夜逆向「切西瓜」 竟是開這種代步車

鑽石公主號像超大培養皿…郵輪最容易中這2種病

港大教授管軼病毒預言全都中 當初網轟媒批 誰來還他公道?

開學抗疫大作戰!幼兒園熱像儀檢測 只有麥寮做得到

疫情大亂日韓行程…3關鍵決定旅平險賠不賠

新冠病毒進化更聰明!不僅能像F22戰機匿蹤攻擊…

軍機當禮車!最狂婚禮噴射艇掃街 拖拉機助攻

隔離也有典故?孔子傳下來的教學 讓順治皇帝救了後宮...

防疫酒精下周超商開賣 佛心價藏玄機「無法宣稱療效」

隔離、檢疫這點差很大!沒假沒藥沒得吃 你可以這樣做

國寶洪通再世?鐵牛車司機驚世之屋 看過的人都跪了...

疫情最慘受害者 明明是家人卻被摔死 活下來的快餓死

防疫量體溫學問大!如何快又準?幾度算發燒?

新冠病毒威力!京都、嵐山空成這樣 商家全跪了

新冠病毒不只傷肺!年輕男性被攻擊 這能力恐重傷

次氯酸水是抗疫神水?忽略這一點 效果不如漂白水

為何不能叫武漢肺炎病毒?資料庫一翻 竟撞名17病毒

集體被剃光頭抗疫! 女醫護含淚 還有更惱人的私密事

疫情延燒 全球「在家上班」超爽?有人很痛苦

幾度算發燒?開學防疫第一關 全台標準不一

熱門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0604】臺北賓館 百年來首度開放|六四天安門事件

【歷史上的今天0521】比吉斯主唱絕響 羅賓吉布過世|北捷隨機殺人事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