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只是告訴家人我還活著」愛秀的他們瘋這個…
Z世代指的是在1996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天然數位化」,在嬰兒時期就被社群網路、手機及電腦圍繞。長輩可能把社交網路視為工具,但對他們而言,社群軟體是生存必須要件。華爾街日報統整出Z世代的七大特質,凸顯這個世代正是「網路世代」。
1.鍵盤搞社交!線上就是現實…
22歲的荷斯特說:「老人常說,現在年輕人都不知道怎麼在現實裡和人相處,可是在線上聯絡,不就等於在現實裡聯絡嗎?」
畢竟只要動動手指,點開iMessage、Instagram(IG)、推特等社交軟體,Z世代就可以輕鬆和他人互通有無。
21歲的夏普在13歲那年意外成為時尚部落客,她在社群意見領袖成為可以賺錢的職業前,就成了網紅,現在她的正職是在約會軟體Bumble上寫業配文。
夏普說,在心理上,感覺起來像有一半的自己活在現實,另外一半則活在社群網路上,一個自己可以和朋友、粉絲直接連結的地方。
2.隱私包緊緊?不是那麼在乎…
每一個Z世代都渴望自己的貼文、影片能在網路上永久留存,最好是大紅大紫,對於隱私不是那麼在意。22歲的波瑟說:「唯有在想說心底話時,我才會打電話,或真的和人說話。」
但安全問題也不容小覷。Netflix最新懸疑美劇「安眠書店」,即是關於一名書店經理如何透過網路監控與日夜跟蹤,摸清女方底細,追到女孩,最後為愛殺人的故事。
21歲的貝克說:「若我要在IG上打卡,我一定會等到自己離開那個地點才打。」
3.和臉書掰掰…Z世代最迷IG
Z世代年輕人每月使用臉書的次數大概是0次。夏普說:「臉書就是個讓家人朋友知道我還活著的工具。」
毫無疑問,IG是新一代的臉書。若年輕人碰上什麼,IG是他們首先上傳分享的地方。荷斯特說:「在IG上,每個人都是內容產出者,意即每則貼文,都是一種刻意的個人品牌塑造。」
即使某些貼文只給朋友看到,Z世代也深諳觀眾胃口為何,以及自己究竟想傳遞什麼。荷斯特說:「那就像種內建能力,我們自然而然就知道如何操作。」
4.不愛看新聞?偏愛掃瞄標題
22歲的蒂芬妮•鍾是Zebra IQ的執行長,她的公司專為企業提供了解Z世代的策略。她表示,社群網路幾乎是年輕人閱讀新聞的全部來源,他們不會特別去看新聞,但在滑手機時就會看,而且他們大量讀取標題。
5.渴望視覺化…不一定很淺碟
YouTube對Z世代來說超重要。影片分享軟體Vine曾經革新當時的年輕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如今,重度使用IG的年輕人也把YouTube當成自家廚房每天逛。
而且顯然,文字末日未到。在2015年前後,媒體公司為了滿足「視覺世代」的需求,曾把一切內容都轉換為影像形式。荷斯特認為,這是老一輩人對他們的誤解。
21歲的Snapchat前工程師雷菲德說:「我們這一代是比較視覺化,但那是因為這些可以播放、錄製、剪輯影像的程式對我們唾手可得。」重視影音並不代表年輕人不讀書,他們可能是教育程度最高的世代。
6.手機不能少…網路是我的命
年輕人認為,媒體喜歡報導科技的負面影響,卻不談論科技如何豐富他們的生活。手機無比有用,在被父母禁足時,手機可以讓他們和朋友保持聯繫,也可以協助他們尋得擁有相同興趣的人。網路可以讓Z世代年輕人對同儕的生命體驗,有更高的覺知。
7.憂網路成癮…沒人比他們瞭
太過沈迷社群網路不是長久之計,這一點沒人比Z世代更懂。有時他們會在社群網路上銷聲匿跡一陣子,休養生息才能走更遠的路。不過也有Z世代對於何謂「健康的」和「不健康的」網路使用感到困感。
華盛頓大學人機互動系助理教授悉尼可的研究主題是14到64歲人的手機使用習慣,他發現,不論年紀大小,誰都會對手機上癮。
相關新聞
女生看了尖叫…蜘蛛王子摘大獎 摸黑發現大祕密
護國舞小姐也怕 護膚按摩蒸發90%…特種行業防疫戰 花招百出
一場疫情…美國這項醫療科技爆紅 台灣其實早就有
蝙蝠滿身病毒為何沒事?這也是人類變衰弱的關鍵
各縣市防疫出奇「包」!口罩不稀奇 送這個也是醉了...
醫護被當瘟神拒送餐 熱心民眾看不下去:我免費送!
教召忍忍就過了?國防部赴美取經 以後恐非上課打靶而已...
疫情當頭藝人在家直播 意外挖出新的金雞母
不只全國酒測取消!驗屍先得過這關…司法界防疫毛毛的
防疫消毒被當賊? 民眾纏著問 清潔員理智線快斷掉
王子復仇後…星宇3航線慘剩1條 K董怎過這疫關
不想被肉搜! 疫調多一個小動作 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
老師很想哭!家長一個動作 學校防疫做白工
立委御用中醫教防疫!熱水沖2穴道 免疫力UP
連假送暖?旅館住房多慘跌 自救怕難過疫情關
疫情延燒 他為何裝病?比隔離亂跑還可惡…
非法移工趴趴走身價反漲? 防疫難面對的殘酷現實...
救護車包滿保鮮膜?消防員防疫 就怕被患者「這句話」破功
殺頭生意有人做? 別人走避 他們仍闖疫區
發抗疫財?鍾南山身家驚人 全陸輿論炸鍋
大甲媽遶境都延期…嘉義這大型活動為何拒停辦?
被新冠肺炎害慘! 跨海為見女友家長 沒想到卻一去不回...
新馬路三寶 暗夜逆向「切西瓜」 竟是開這種代步車
鑽石公主號像超大培養皿…郵輪最容易中這2種病
港大教授管軼病毒預言全都中 當初網轟媒批 誰來還他公道?
開學抗疫大作戰!幼兒園熱像儀檢測 只有麥寮做得到
疫情大亂日韓行程…3關鍵決定旅平險賠不賠
新冠病毒進化更聰明!不僅能像F22戰機匿蹤攻擊…
軍機當禮車!最狂婚禮噴射艇掃街 拖拉機助攻
隔離也有典故?孔子傳下來的教學 讓順治皇帝救了後宮...
防疫酒精下周超商開賣 佛心價藏玄機「無法宣稱療效」
隔離、檢疫這點差很大!沒假沒藥沒得吃 你可以這樣做
國寶洪通再世?鐵牛車司機驚世之屋 看過的人都跪了...
疫情最慘受害者 明明是家人卻被摔死 活下來的快餓死
防疫量體溫學問大!如何快又準?幾度算發燒?
新冠病毒威力!京都、嵐山空成這樣 商家全跪了
新冠病毒不只傷肺!年輕男性被攻擊 這能力恐重傷
次氯酸水是抗疫神水?忽略這一點 效果不如漂白水
為何不能叫武漢肺炎病毒?資料庫一翻 竟撞名17病毒
集體被剃光頭抗疫! 女醫護含淚 還有更惱人的私密事
疫情延燒 全球「在家上班」超爽?有人很痛苦
幾度算發燒?開學防疫第一關 全台標準不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