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列車/2019 最不捨他們的告別
人生有如列車,駛向各人不同的終點。有人離座後就被遺忘,有人下車後,仍受到同行者的懷想與追念。聯合報自二○○八年起,總在歲末回顧這一年下車的知名旅客,追憶他們在人世的遊蹤,讓仍在車上的我們,撫今追昔,思索人生。
林良.96歲
「永遠的小太陽」林良96歲辭世,為大小讀者留下了兩百多本書、兩千多首詩作;他在國語日報經營的專欄「夜窗隨筆」一寫38年,寫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是台灣最長壽的專欄。
林良用本名寫童詩、童書,用筆名「子敏」寫給大人看的散文。他認為「要說故事給孩子聽,得先聽孩子說故事」。在文壇充滿晦澀語言的時代,他堅持用兒童也看得懂的「淺語」為大人創作,寫出膾炙人口的「小太陽」。林良留給我們的作品就像小太陽,永遠散發溫暖與正面能量。
「要說故事給孩子聽,得先聽孩子說故事。」
幸佳慧.46歲
身為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的筆下世界沒有王子與公主。她為孩子寫的書,主題橫跨白色恐怖、性侵、過動兒、無國籍移工、居住正義…碰觸上一代兒童作家不敢碰觸的議題。她把書當橋梁,連結社會組織、社福團體;把說故事當成一場場社會運動,招募媽媽志工到各地為孩子們說故事。她主張,唯有讓孩子認識公平與正義,大人的世界才能美好。
「每個人都有受傷的經驗,如何為孩子帶來希望,如何為他們找到光亮,是身為創作者的責任。」
貝聿銘.102歲
十歲立志當建築師,貝聿銘是首位拿到國際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的華人建築師;他在台灣留下的作品「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獲選全球十大現代建築。他曾說,「建築的目的是提昇生活;建築必須融入人類活動,並提昇這種活動的品質。」
出身蘇州世家,貝聿銘善於汲取東方美學,也巧妙結合西方,從撞球遊戲發展出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幾何線條,精簡而詩意。貝聿銘尊敬傳統,將中國哲學的尊重自然融入西方現代建築;眼光卻放向未來,面對巴黎保守勢力的攻擊,他勇敢將創新的玻璃金字塔放上羅浮宮,帶領這座西方古典殿堂走向未來。
「別再為已經錯失的機會擔心了,開始尋找新機會吧。」
陳邁.90歲
國家文藝獎得主陳邁生於上海,高中畢業後隻身流亡來台, 卅歲才唸成大建築系,從此以建築為一生志業。他擁有台灣最大的建築事務所,卻從不張揚自己、以提攜後進為己任,認為事務所目標不只是蓋房子、而是培養人才。台灣半世紀來的各種建築改革運動,陳邁無役不與,他的人和作品一樣,低調、優雅、簡潔,對周圍的人和環境默默散發正面的力量。
「事務所目標不只是蓋房子、而是培養人才」
平鑫濤.92歲
皇冠集團創辦人平鑫濤一手打造「皇冠」王國,橫跨出版、電視、電影、劇場、畫廊、現代舞團。他一生打造難以計數的暢銷書,但他出書「不問出版市場,只問自己出版的方向」。
在風雨飄搖的一九六○年代,平鑫濤首創華人世界的「基本作家制」,作家每月可拿預付版稅、生活無憂,只管安心寫作。司馬中原因此寫出百萬字的「狂風沙」,高陽完成「荊軻」等歷史小說。平鑫濤為作家打造一個家,讀者遂有了用文學打造的心靈之家。
「平凡的我,微不足道,不平凡的是這個時代,不平凡的是許許多多卓越的作家們。」
尉天驄.84歲
一九四九年來台後,尉天驄接手「筆匯」、創辦「文學季刊」,為台灣介紹新的思潮、挖掘陳映真、黃春明、七等生等風雲作家。他和同輩好友共同開創台灣的文藝復興時代,點燃鄉土文學論戰。尉天驄不是文壇上耀眼的風雲人物,卻具備最敏銳的慧眼與耐心,總是默默守護創作者,在最嚴峻的時刻提供發表空間、於最關鍵時期把他們推上舞台。對尉天驄而言,台灣就是鄉土,他也是台灣文學最堅定的推手與守護者。
「在文學和人生的路上,尉天驄是我的恩人與貴人。如果沒有尉天驄,今天的黃春明不知道會在哪裡。-黃春明」
馬悅然.95歲
如果沒有瑞典漢學家馬悅然,華人作家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時間,還要推遲個十年。身為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中唯一精通中文的評委,馬悅然視中國為「第二祖國」,大半輩子走遍兩岸三地,翻譯魯迅、沈從文、北島、高行健、李銳等人的作品,以他的才情和慧眼、溫柔和理解,為西方讀者挖掘不同於中國主流觀點的華人作家。馬悅然把他們推向世界舞台,也提高了中國文學的國際地位。
「中國的好作家好作品多的是,但好的翻譯太少了。」
林清玄.65歲
如果沒有一九九六年外遇風暴,林清玄會是台灣讀者的心靈導師、文壇的散文大師。他廿歲便出版第一本書、卅歲上山修行,成功融合佛理與文學。經歷風暴,林清玄跌落雲端、遠離台灣,卻開始另一場文字的修行,被對岸譽為「中國八大散文家」。
「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馬如龍.80歲
一句「山也要BOT,海也要BOT」,馬如龍演活「海角七號」裡霸氣又可愛的代表會主席,成為台灣長輩的最佳代言人,也讓西裝墨鏡台客包成為紅極一時的台派穿著。馬如龍年輕時演俠客、七十歲後後演黑道老大,兩種反差極大的形象都深植人心。他雖擁有「艋舺」裡黑社會老大的鮮明形象,私底下卻是喜歡泡茶、下圍棋的文藝熟年,還曾跟棋王周俊勳對弈。
「退休的那天就是死掉的那一天!」
姚莉.97歲
你也許不認識她,但你一定聽過她的歌。姚莉唱紅的「玫瑰玫瑰我愛你」,是第一首打入美國音樂流行榜的華人歌曲;和哥哥姚敏合唱的「恭喜恭喜」,從抗戰歌曲成為華人的賀年神曲,連鄧麗君都是她的歌迷。
人們在她的歌聲中經歷了繁華上海、烽火戰亂、以及在異鄉的安身立命。她說:「我不要人們看我,我要他們聽我的音樂,永遠。」姚莉用「銀嗓子」證明了,歲月無情,但歌聲永遠不老。
「我不要人們看我,我要他們聽我的音樂,永遠。」
楊頌斯.76歲
出身拉脫維亞的指揮家楊頌斯一生傳奇。他出生於被納粹占領的里加,猶太裔的母親在躲避搜捕時生下了他。身為指揮的父親,則因心臟病在舞台上過世。同樣患有心臟宿疾的楊頌斯,領導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站上國際舞台,三度指揮指揮維也納愛樂的新年音樂會。楊頌斯把熱情貫注於指揮棒上,用生命揮灑充滿力量的音符。
「音符僅僅只是符號。你必須超越這些表象,尋索腦海中的幻想向你訴說的一切。」
卡爾‧拉格菲爾.85歲
卡爾‧拉格菲爾是「時裝界的老佛爺」,也是名模口中「唯一能將黑白變成彩色的人」。他一生精力充沛,擔任香奈兒總監達卅年,八十歲依然每年親手設計十幾個新系列服裝。他重視形象、卻討厭自拍;一生鞠躬盡瘁為女性打造華服美衣,言語間卻對女性充滿歧視。爭議是他的標籤、才氣是他的武器,卡爾‧拉格菲爾注定是時尚歷史舞台上,永遠霸氣、無人可取代的「老佛爺」。
「不要犧牲太多自己,因為如果你犧牲太多,你就沒有剩下的可以給了,也不會有人在乎你。」
史明.103歲
即使年過百歲,「台獨歐吉桑」史明每次現身依然一身牛仔裝,標誌一生的叛逆與特立獨行。他生於日據時代的台灣望族,卻放棄優渥生活,起身反抗霸權。對日抗戰期間赴大陸加入共產黨、國共內戰加入游擊隊;四九年後返台從事台獨,之後流亡日本四十年,一邊賣水餃一邊寫下「台灣人四百年史」,晚年返台仍熱衷參與社會運動。這一生,史明以槍與筆為武器,寫下革命家的熱血和堅持。
「台灣人要先做一個好的人,才能做一個台灣人。」
中曾根康弘.101歲
生命橫跨大正、昭和、平成、令和四個時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是日本昭和盛世的代表人物。他在日本敗戰後踏入政壇,終其一生都在努力重建日本。他任內走親美路線、致力將國營事業民營化,但其所簽署的「廣場協議」,也間接導致了日本的泡沫經濟。在一九八七年的G7會議中,中曾根站到了美國總統雷根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等人之間,成為少數能站上世界舞台的日本領導人。
「每個政治世代都應該意識到時代的問題與他們的責任,並且發揮勇氣堅定以對。」
毛高文.83歲
小蔣總統(蔣經國)是他表叔,毛高文在解嚴那一年擔任教育部長,任內推動教育解嚴,決定刪除教科書中吳鳳捨身取義的故事,主張也要從原民角度看歷史。在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之時,走中間開放路線的毛高文扮演橋樑,野百合運動期間他在政府和學生之間奔走,讓學運七天內和平落幕。他也主張去除教育的意識形態,任內成立大考中心,推動推薦甄選、增設中正、東華、 暨南等多所國立大學,將私立三專改制為學院,翻轉台灣僵固的教育體制。
「我會說要打倒聯考這個『怪物』,實在是因為它給我們的『教育生態』帶來太多不良影響。」
陳俊朗.55歲
「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被數千名原民孩子稱為「陳爸」。他年輕時混黑道、開酒店,為了兩個孩子金盆洗手返回台東家鄉,發現有更多孩子需要心靈上的「爸爸」。砸下數百萬在台東各部落蓋了十多處書屋,以近廿年的時間陪伴上千個遭家庭、學校放逐的孩子。他不只想用教育翻轉原民孩子的困境,更希望以書屋為核心,讓每個部落與社區享有更好的生活。
「我們要愛孩子,等他們長大,他們會用我們愛他們的方式,去愛他們的下一代。」
畢嘉士.93歲
挪威籍醫師畢嘉士,是台灣人心中永遠的「畢爸爸」。他廿八歲來台,創辦台灣第一個照顧小兒麻痺兒童的「勝利之家」。在視痲瘋病為禁忌的年代,畢嘉士視病如親,四處找出躲在家裡的患者協助就醫就學,更為了病人以口吸痰、挽袖捐血。他在台行醫卅年,致力於終結痲瘋病、肺結核、小兒麻痺,被譽為「台灣小兒麻痺之父」。
「我要給他們(病患)的不只是醫藥,我要給他們尊嚴,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相關新聞
女生看了尖叫…蜘蛛王子摘大獎 摸黑發現大祕密
護國舞小姐也怕 護膚按摩蒸發90%…特種行業防疫戰 花招百出
一場疫情…美國這項醫療科技爆紅 台灣其實早就有
蝙蝠滿身病毒為何沒事?這也是人類變衰弱的關鍵
各縣市防疫出奇「包」!口罩不稀奇 送這個也是醉了...
醫護被當瘟神拒送餐 熱心民眾看不下去:我免費送!
教召忍忍就過了?國防部赴美取經 以後恐非上課打靶而已...
疫情當頭藝人在家直播 意外挖出新的金雞母
不只全國酒測取消!驗屍先得過這關…司法界防疫毛毛的
防疫消毒被當賊? 民眾纏著問 清潔員理智線快斷掉
王子復仇後…星宇3航線慘剩1條 K董怎過這疫關
不想被肉搜! 疫調多一個小動作 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
老師很想哭!家長一個動作 學校防疫做白工
立委御用中醫教防疫!熱水沖2穴道 免疫力UP
連假送暖?旅館住房多慘跌 自救怕難過疫情關
疫情延燒 他為何裝病?比隔離亂跑還可惡…
非法移工趴趴走身價反漲? 防疫難面對的殘酷現實...
救護車包滿保鮮膜?消防員防疫 就怕被患者「這句話」破功
殺頭生意有人做? 別人走避 他們仍闖疫區
發抗疫財?鍾南山身家驚人 全陸輿論炸鍋
大甲媽遶境都延期…嘉義這大型活動為何拒停辦?
被新冠肺炎害慘! 跨海為見女友家長 沒想到卻一去不回...
新馬路三寶 暗夜逆向「切西瓜」 竟是開這種代步車
鑽石公主號像超大培養皿…郵輪最容易中這2種病
港大教授管軼病毒預言全都中 當初網轟媒批 誰來還他公道?
開學抗疫大作戰!幼兒園熱像儀檢測 只有麥寮做得到
疫情大亂日韓行程…3關鍵決定旅平險賠不賠
新冠病毒進化更聰明!不僅能像F22戰機匿蹤攻擊…
軍機當禮車!最狂婚禮噴射艇掃街 拖拉機助攻
隔離也有典故?孔子傳下來的教學 讓順治皇帝救了後宮...
防疫酒精下周超商開賣 佛心價藏玄機「無法宣稱療效」
隔離、檢疫這點差很大!沒假沒藥沒得吃 你可以這樣做
國寶洪通再世?鐵牛車司機驚世之屋 看過的人都跪了...
疫情最慘受害者 明明是家人卻被摔死 活下來的快餓死
防疫量體溫學問大!如何快又準?幾度算發燒?
新冠病毒威力!京都、嵐山空成這樣 商家全跪了
新冠病毒不只傷肺!年輕男性被攻擊 這能力恐重傷
次氯酸水是抗疫神水?忽略這一點 效果不如漂白水
為何不能叫武漢肺炎病毒?資料庫一翻 竟撞名17病毒
集體被剃光頭抗疫! 女醫護含淚 還有更惱人的私密事
疫情延燒 全球「在家上班」超爽?有人很痛苦
幾度算發燒?開學防疫第一關 全台標準不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