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批評我的偶像!流行樂負評消失怪現象
你會參考評論決定買哪本書、看什麼電影,或選餐廳嗎?但在流行樂的評論方面,你或許已經留意到一種怪現象:負評少之又少。
華爾街日報報導,以MetaCritic網站為例,這個網站專門匯聚各種音樂、電影、電視劇和電玩遊戲評論,根據各方評論和給分綜合出一個平均分數,並以顏色區分,綠色表示「很讚」,黃色是「普通」,紅色則是「欠佳」。2012年到2016年,該網站共有7287張唱片評論,只有8張專輯被評為「欠佳」的紅色分數。今年1月到8月該網站匯集了787張唱片評論,結果沒有任何一張拿到「欠佳」的紅色評分。
● 電影負評相對多 唱片有負評才是新聞
電影的負評相對較多;今年MetaCritic評選380部電影中有39個紅色分數。
音樂網站Noisey作者奧奇說:「現在一張唱片若得到負評,才真的是新聞。」
唱片的負評消失,原因很多。在數位時代,報導和評論音樂的途徑愈來愈多、愈來愈分散,流行歌手與媒體間產生新的互動模式,歌星較不依賴評論家,反倒是評論家渴望取悅藝人。評論家如今常會眾口一致的大讚愛黛兒、碧昂絲和泰勒絲等超級巨星,而懶得花筆墨力捧或批評沒什麼知名度的藝人,是負評唱片大減的原因之一。
● 刊物縮編、版面有限 爛作品乾脆不評
曾擔任「超脫(Nirvana)」和「the Strokes」等知名樂團宣傳工作的資深公關專家梅利斯說:「人員縮編、競爭加劇且版面空間有限,音樂刊物現在碰到爛唱片乾脆就不寫評論了。」
英國搖滾天團「電台司令(Radiohaead)」去年推出的唱片「月形池(A Moon Shaped Pool)」被捧上天,出現在許多評論家和音樂刊物的年度最佳唱片名單。但不喜歡這個作品的業餘評論家薛佛(Joseph Schafer)說,這張唱片包括一些該團過去表演過而沒有進錄音室錄製的舊作,另一半有點無聊,「這張唱片根本就很懶,為什麼沒有人叫樂團出來面對」?
評論家需搶快發文 更像公關延伸
紐約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兼「紐約客」雜誌撰稿人亞曼達‧佩卓希柯說:「嚴肅評論的氛圍少了,或當今文化覺得評論已不重要。這讓現在的音樂評論感覺像是公關的延伸。」
歌迷如今能透過各種影音串流平台免費收聽新專輯,音樂評論失去消費指南功能。在社群媒體興盛的時代,菁英評論家的個別評論也變得不太重要。
現在大牌藝人流行突然丟出一張新專輯,評論家根本沒時間仔細聆聽再深思熟慮的寫評論,而歌手則更能掌握作品的反應。新視鏡唱片公關與行銷副總裁丹內利說:「評論家的時間被壓縮,你不趕快生出評論,點閱率就天天流失。」今年四月知名饒舌歌手肯卓克拉瑪(Kendrick Lamar)發行新專輯,包括華爾街日報等媒體都在發行當天就趕緊發表評論,這樣的快速評論通常比較缺乏深思熟慮,也比較不會出現嚴厲的負評。
● 為了網站流量 不能得罪明星龐大粉絲群
此外,德瑞克等巨星擁有龐大社群粉絲,他們會自行幫德瑞克宣傳,藝人根本不需要因為發新唱片而受訪,或在唱片上市前先提供給評論員試聽。評論家與憤怒歌手間的談話曾是私下而隱密的,如今多公諸於社群媒體。專家認為,靠著每篇唱片短評賺進75美元(約台幣2300元)的評論家,或許不會為了這筆錢而寫一篇不討喜的線上點評,而被藝人的粉絲撻伐一星期。
專家說,隨著藝術版面縮減,音樂評論家與記者都為了追求網站流量而寫巨星的好話。流行歌手通常擁有比政治人物更龐大的粉絲團,如果歌手轉推一篇推文或報導,將吸引大批粉絲點閱這篇文章,創造數百萬人次的網站流量。
● 評論家和記者界線逐漸模糊
許多觀察家抱怨,檢視作品的評論家與報導新聞的記者,兩者界線逐漸模糊。紐約嘻哈電台「HOT 97」音樂總監托瑞茲說,曾有部落客讚美很糟的唱片,想與歌手建立好關係,當負評報導與好評報導發揮相同的影響力,可能影響到獨家首播和專輯預購銷量等。
電視服務供應商Tivo資深流行編輯艾爾維恩說,評論的正向發展是,評論家更多元且公正的注意到過去被忽略的新金屬等次領域音樂。他認為,評論家應該注意唱片的意義,而非好壞。
相關新聞
為國抗疫還被收隔離費…副鎮長丟官 誰該付錢輿論還在戰
台灣是防疫模範生!CNN大讚:這10點全世界都該好好學
SARS、MERS到新冠...疫苗為何難產 病毒學家一句話告訴你
打臉官媒抗疫暖新聞 醫界蔡康永爆紅…只因說實話
伊朗疫情為何慘重?宗教舔舌傳統太難禁…
這些人要注意了 得流感可能比得新冠肺炎更要命
蝗災該怎辦?古代牧鴨滅蝗 為何這次無效?
美3千萬抗疫邊緣人?這職場文化怎擋瘟疫
抗疫護士的卑微心願…想要個男友 條件開出網暴動
疫情吹高官危!美吹哨者被威脅、衛生機構遭禁言…
義大利疫情怪象!病毒引爆心魔 重災區外民眾更剉
沒染疫卻被送進重症室?醫師知道原因快崩潰了
中日關係變好不是因為疫情!是一個男人跟一場戰爭
武漢版「愛在瘟疫蔓延時」...她的一雙眼,治癒了他的新冠肺炎?
南韓疫情失控!新天地教會這奇特想法 闖了大禍
大陸黑科技防疫…效果還不知 為何國外已喊讚
機票漲10倍 2大關鍵因素...韓國人仍搶去大陸避疫
隔離嚴謹專家猛讚 新加坡防疫…2原因台灣學不來
陸「咳嗽發燒」 才發現這些頂級賽事淘金滿分、應變0分
上崗就賞3萬1!鴻海重金拚復工率 為何專家卻超不樂觀?
疫情太可疑!1名研究員生死 為何大陸瘋狂熱議?
印尼為何零疫情?衛生部長解玄機…但你未必做得到
肺炎讓全世界都反中?日本民眾這些話 讓台灣立場好尷尬...
靠它殺病毒?川習說撐到4月有好事 卻忘了一件事
只因「黃皮膚」就被打?以防疫為名的歧視 歐美正在上演
新加坡防疫零容忍…為何仍淪重災區 原因竟跟反送中有關
全球防疫致命破綻!當年登革熱死逾千人 這國政府被點名...
新冠肺炎三周定生死!封城後中共開始強調「網格化管理」
明星穿進奧斯卡的禮服…多數還給設計師 就她全買下來
防疫防到走火入魔?為求安全互相舉報 外來人口流落街頭...
全面禁止中國人入境!外貿原料全靠鄰居 北韓哪來的底氣?
武漢封城記:囚居海鮮市場旁 一個動作救了他全家
日人超不爽安倍!2件事 他做法和蔡政府一樣…
小民買不到 大官隨便拿?肺炎爆發的推手 原來在這裡...
歧視比疫情更猛 這些國家正在助長偏見…
哈利梅根可能住這 居民被教「像養貓一樣對待他們」
脫歐漁權戰開打 英寸土不讓 和攸關國威的這4字有關
當新型病毒席捲城市...9成病原體未記錄 BBC:災難才剛開始
五大門派傳祕招!居家防疫獨門好康 外面享不到
拿武漢肺炎歧視黃種人!歐洲霸凌總動員 無法想像…
繳回英王室頭銜…為何哈利吃3大虧?算給你聽
韓片寄生上流難賣座?原來美國人有「2.5公分障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