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生育率 警察就是強!這2個數字超猛…
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人事總處日前統計14年來公務體系的生育趨勢,發現公務體系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略高於全國平均數,顯然公務人員確實願意多生「一些些」。其中,警察生育率最高,其次為教育人員、公務員,聘雇人員則最低。如果談到平均生育年齡,警察也榮膺最低年齡就開始生,而教育人員則是最晚生的一群人。
●最能生最早生 警察稱霸公務體系
人事總處日前向考試院會報告「全國公務體系生育概況」,去年總生育率平均為1.18人,亦即當年度公務體系平均每一名育齡婦女一生只生育1.18個小孩,但其中警察總生育率為1.31人最高,聘僱人員卻只有1.07人,生得最少,是整體公務體系中最低的族群。
若以前年來看,2016年我國生育率僅1.17人,比起同年公務體系的1.23人,仍有進步空間。
一般而言,當國家總生育率低於2.1人的人口替換水準時,人口成長將逐年遞減,導致人口負成長,因此,改善少子女化議題已成為政府當務之急。
●愈來愈晚婚 老師35.3歲最晚生
若以公務體系區分,各類人員的平均生育年齡,都比全國平均32歲來得高,其中以教育人員也就是老師族群最晚生,平均達到35.3歲最高,即使是最早生的警察也有32.5歲。
人事總處也觀察到,去年公教體系的育齡婦女生育年齡多落在30至34歲,35到39歲次之,平均生育年齡也逐年遞增,2004年時是32.1歲,到去年則是34.7歲;35至39歲、40至44歲婦女初生嬰兒數也有增加趨勢,顯示公務體系也有愈來愈晚婚、晚生的現象。
●不敢生最大原因:要準備教師甄選
考試委員謝秀能分析,警察高中畢業進入警專、警大就讀,畢業後廿二至廿三歲,即分發各警察機關服務,初入職場年齡比其他還在深造就學的青年或在準備公務員考試者有別,可能是生育年齡較其他公務員為低的原因。
曾任政大心理學教授、北市社會局長的考試委員陳皎眉認為,公教人員與警察生育年齡相差甚多,應與入行的時間及門檻有關。警察入行較早、較為年輕,但教育人員有一特定群體是大學教授,取得博士學位後再找到適合教職,通常年紀較長,因此生育年齡最高。
徐姓公立學校教師受訪表示,公務員一般被視為「鐵飯碗」、收入和工作環境穩定,但大學師資科系的畢業生,需要花好幾年準備各縣市教師甄選等,在工作確定前,當然不敢太早作育兒規畫。
●搶救生育率 催生早媽制、父親月
為搶救全國公務員生育率,考試委員還建議我國仿照北歐各國,設計「早媽制度」或「父親月」,鼓勵女性早生、多生。
陳皎眉提到,北歐各國實施「早媽制度」,鼓勵女性早生、提升國家生育率,並有五年或七年的「鼓勵連生」或「鼓勵快生」條款,建議我國可參考相關設計。此外,瑞典、德國為鼓勵父親參與育嬰工作,若父母各自至少請二個月育嬰假,政府加發二個月全薪。
●拜託結婚吧 聘僱員婚假8天變14天
為提高聘雇人員結婚意願,間接促進生育率,人事總處參酌「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並在去年底完成法規修正,將聘僱人員的婚假天數,由8天一口氣提高到14天,與公務員一致。另也放寬公立醫院住院醫師慰勞假,可採計臨床訓練的年資。
●改依小時請假? 小公務員:我哪敢...
日前有網友在國發會「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修改公務員請假規則,將現行請假以「半日」為計算單位的規定,改以「每小時」為單位。考試院、銓敘部經研議後認為可行,也已修正規則,最快本月即可實施。
北市府吳姓公務員說,基層公務員家庭多數「上有老、下有小」,若能彈性計算休假時數固然很好,但長官可視人力供需決定是否准假,即使法規通過,一般公務員也不敢隨便請假。
●請1小時?考試委員質疑:是去買菜吧
考試委員黃錦堂指出,銓敘部研議的休假改小時計算,是指每一個公務員,並非針對有育嬰、接送小孩的特殊類型公務員的特殊安排,這是一個公務體系的重大問題,影響深遠。若全國公務員都可請假一小時,以一年卅日休假計算,十五天領不休假獎金,每人即有一百廿次一小時請休假,恐對公務體系造成太大放寬。
黃錦堂質疑,「假設每個公務員隨時可請1小時假可能是買菜、照顧小孩、繳費或辦其他私事」,這樣「隨時進進出出」公務機關,對公務體系的形象是否有損?此外,警察、海巡、矯正機關、調查局、國安局等機關是否也一體適用,都有待審慎考量。
●立委:與其讓他們溜出去 不如明文規定
立委曾銘宗認為,民眾確有接送小孩、醫院掛號、替長輩送飯等私人需求,也常有公務員沒請假照樣跑出去辦事的例子,既然如此,乾脆明文規定;若擔心請假時數太零散,建議可折衷先調整為二小時,漸進減少時數。
相關新聞
電子支付好方便?綁卡搞不清 回饋瞬間少30%!
世界盃頻爆冷門 這排名竟比FIFA的準
效法大陸「天網社會」?台灣夜店也在刷人臉
生日刷卡優惠多 為何9月壽星不吃這套
這套人民幣將絕跡 陸網友「拿著一角等發財」
白手套、海外轉帳都low掉了!現在洗錢用這個最夯...
談到生育率 警察就是強!這2個數字超猛…
難怪叫強國!這省超大方 壓歲錢平均16800...
太空中的魔術方塊 神預言花蓮震災?
全台測速王大揭秘 過年出遊小心荷包!
4年貶值50%、利率7% 這貨幣只有台灣人敢買
日本女大生都瘋狂!虛擬比特幣 竟飆破4千美元大關
神之狙擊手!子彈飛3.5公里奪命 射穿世界紀錄
恐怖的數據醫學 從身體特徵看罹病機率
北宜1周索3命!6個奪命彎道在這裡...
被員工檢舉好怒! 兩千個老闆要勞動部「評評理」
為什麼再胖的人都能捐血?
6度戰萬點 台股準備好了…
【南台地震周年追蹤報導】我們還在回家的路上
陸客少了 觀光客還破千萬! 一張圖告訴你為什麼
用聲音說故事:移工的勞動紀事
柯市長,讓我們告訴你台北市哪裡最塞車!
第三勢力崛起 圖解小黨得票天花板
總統辯論統計 一張圖看朱蔡互批次數
郝龍斌、黃國昌選立委 媒體鄉民討論最熱!
男女主角幾歲最容易得獎? 藏在金馬歷年名單的祕密
紅燈為什麼這麼久? 數據教你冷知識
10年來誤放多少颱風假? 數據找答案
大學居 大不易
致命撞擊 被低估的死亡車禍數據
買房好還是租房好? 數字算給你看
無位的掙扎 從數字看北市停車問題
電視為什麼這麼難看? 數據告訴你真相
數據解讀作詞之王─林夕
NBA五星連線 哪隊最愛傳球?
割喉案媒體報導多煽動? 數據告訴你
台灣國賠實錄 我們的錢賠我們的痛
被遺忘的戰士 回首抗戰勝利70年
勞工知識王 等你來挑戰
17年罹癌大數據 女性乳癌狂飆
中國防火長城下的台灣媒體
太陽花一年了 學運改變了什麼?